第271章抄的錢有點多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數學老師經常說一句話:這題是送分題!
但大多數學生卻很懵逼。
現實中能夠克服“知識詛咒”心理的人,大多數都是極其能洞察人心的人,而大多數人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覺得自己理解的那一領域很簡單,理所當然別人就應該也知道。
張晨見王徵理解的不錯,他對王徵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
甚至他做好了王徵一頭霧水的準備了,王徵能打出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看來古人對機械的許多觀察還是很不錯的,只是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理論知識。
“王愛卿,你先下去吧,朕有空再找你。”
王徵一頭霧水,說道:“臣告退。”
王徵走後,崇禎說道:“畢愛卿,有什麼話就說吧。”
“是。”
畢自嚴遞上來一份奏表,這份奏表就是應天府抄家的奏表。
張晨一看,明顯愣了一下。
抄出來的錢……
還真他孃的不少啊!
1億兩!
這是什麼概念?
明末全天下的白銀最多也就4億兩。
而且大多數是隆慶開關後大量流入的。
隆慶開關大概流入了3.3億量白銀,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當然,葡萄牙人從澳門也流進來了不少。
西班牙人佔據呂宋島,呂宋和福建做生意也流入了不少。
雖說明朝朝廷禁海,隆慶開關也只是開了福建一個很小的港口。
但明朝朝廷是高度集權的小政府,對地方的管控是很薄弱的,這就導致明末沿海的商人活躍度是非常高的。
自中後期的隆慶開關以後,大量白銀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手裡流入後,大明朝實現了銀本位。
甚至有“白銀帝國”的稱號。
這也是張居正改革的基礎條件。
當然,這事有兩面性。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說,大量白銀空前流入,但分佈卻極其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