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遼東新格局(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明朝最近的風風雨雨,皇太極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明末的時候,北京城和邊關一帶其實都潛伏了不少建奴的細作,他們打扮成商人的模樣,給皇太極帶回了許多情報。
例如著名的商人佟養性,他就是典型的商人細作。
他有一個堂哥叫佟養真,就是被毛文龍擒獲後送到北京活剮的那哥們兒。
皇太極此時此刻就看著手裡這把燧發槍,就是佟養真從邊關走私搞回來的。
這事還得從去年大淩河之戰說起。
大淩河之戰,德格類慘敗,大致錦州戰線被明軍撕開,糧道又被明軍切斷,皇太極被迫撤兵。
而那些慘敗的將領,都提到了明軍的新火器,威力不凡。
只是皇太極畢竟是戰敗方,沒有機會打掃戰場,不可能在戰場上獲得燧發槍,只能走偏門。
到現在,終於搞了幾隻回來了。
皇太極讓人試了一下,這一試,就震驚到了皇太極。
大多數人認為韃清不重視火器,導致鴉片戰爭輸的很慘。
沒錯,韃清確實不重視火器。
鴉片戰爭時期的火炮還是明末清初的紅夷大炮,兩百年沒有改進。
不過那是清末。
韃清之所以不重視火器,是因為滿族以小族統治大族。
小族統治大族會造成什麼局面呢?
為了能夠維護自己的統治,就必然會壓制大族。
從文化、科技、軍事上壓制。
火器自然也在其中之列。
韃清並不是天生就不重視火器。
實際上,在明末的時候,皇太極統治集團是非常注重火器的,甚至比崇禎還重視。
曾經多次按照明朝的火炮、火槍仿造。
現在皇太極搞了幾把燧發槍,自然也沉迷在它的神奇之中。
“德格類。”
“奴才在。”
“你說當日你遇到的明軍,都用這個?”
“沒錯,明軍排成排,一齊開槍,威力非常強悍,比我們之前遇到的所有火槍的射程都遠,且開槍方便,我們衝鋒的騎兵被擊落下馬,即便勉強衝過去,戰馬也非常害怕這上面的刺刀。”
皇太極眉頭緊緊皺起來。
此時他不是在思考燧發槍的威力了,而是在思考,到底是誰製造出這樣的火器,並且發明出那種排隊開槍的陣法?
佟養性說道:“大汗,奴才讓人在北京打聽過,這火器據說是大明製造局造出來的。”
“大明製造局?”皇太極就更加疑惑了,“本汗以前為何沒有聽過明朝還有這麼一個衙門?”
“是明朝小皇帝新政的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