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聖人已死(第2/3頁)
章節報錯
遊行!
遊行?
明朝有遊行?
明朝還真有遊行。
明朝的皇權的確加強了,但明朝中後期已經屬於小政府,小政府意味著對全國各地的地方管控是很弱的。
這就造成了許多地方的權力真空。
地方不受控,掌握了思想、金錢和權力的人就容易放飛自我。
大明朝的讀書人已經習慣了不受管制。
所以養成了許多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你要說這是人文主義的覺醒也不對,畢竟大家還是信奉儒學聖道的,並且儒學已經儒教化。
張溥一看,頓時臉色蒼白。
這下壞了。
他和張採連忙組織剩下的人。
“諸位不要衝動,今日之事尚且有諸多疑點,諸位請聽吾一言。”
“張兄,汝為復社之首,習聖人之道,今日朝堂鷹犬爪牙塗炭社稷,殘害忠良,汝莫不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張兄,吾等敬重你正氣浩然,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正義必要是要得到伸張的,朝廷無道,吾等當推行聖道!”
那個年輕人叫胡煥猷,他是南京國子監的監生。
南京國子監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方。
崇禎元年二月,山陰監生胡煥猷彈劾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等,身居揆席,漫無主持。
意思就是這個叫胡煥猷的山陰人,認為崇禎元年內閣不作為,得過且過。
這就得罪了權勢。
不過,不但沒有怎麼樣,反而在南京國子監威望大漲,多了很多粉絲。
這下就戳中許多人的敏感點了。
彈劾權貴,是可以漲聲望的。
那現在,反抗朝廷暴政,也是可以漲聲望的。
今晚誰的聲音大,以後誰的人氣就高咯?
張溥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他腦子突然亂做一團。
眾人見他不做聲,也沒有耐心繼續聽他說什麼,竟然跟著胡煥猷衝了出去,
張溥和張採想阻止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當天晚上,李巖等人剛剛酒過三巡,下面的人來報:“大人,外面有一些人自稱是國子監的監生,在街上大喊要剷除朝廷奸臣,引起了民亂!”
“什麼!”
李巖霍然而起,洪承疇等人也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