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簡單,戶部的官員來冊田,塞錢就可以。

所以,黃冊上的田,從朱元璋時期的8億到天啟時期的近6億畝,不但沒有增多,反而減少了。

要知道,這兩百多年來,還有許多開荒,田怎麼會減少呢?

絕對比8億畝更多才對。

很顯然,鄭成治所說的不用交稅,僅僅這一點就反應出,田和稅,在當今大明朝已經形成了一條牢固的利益鏈。

在大明朝時期,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它們由官員、勳貴、地主鄉紳等等這些利益集團把控。

他們相互勾結,利用手中的權力,在這兩百多年來,不斷的兼併土地,不斷偷稅漏稅。

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集團,就像一座座大山,死死壓在普通老百姓的肩頭。

崇禎語氣鋒利如刀:“這種的稅收,你還敢說是擁戴朕的新政!”

“你們的聖賢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崇禎隨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就砸了過去,砸在何忠仁的頭上。

啪的一下茶杯砸碎了,何忠仁的烏紗帽都砸掉落在地上。

他身體一歪,卻不敢吭聲。

“還有這份賬單裡,這筆30萬兩的通融費,是誰給的!”

30萬兩啊!

多少田?

20萬畝!

“臣……臣不知……臣……”

“說!”

“是……是顧秉謙……是顧大人!”

崇禎微微一怔,顧秉謙?

這貨不是在崇禎元年被罷官了麼?

顧秉謙,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編修,累官禮部右侍郎,天啟元年晉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

魏忠賢手下年齡最大的狗腿子。

崇禎上臺後對閹黨搞大清洗,他當然首當其衝,後來下獄,花費巨資買命後隱遁起來。

顧秉謙是南直隸松江府崑山人。

南直隸那個地方在大明朝是什麼地位?

僅僅只是第二個直隸省?

不不不,南直隸在大明朝是最富裕的一個省。

隆慶開關收益最大的就是東南一帶,大量白銀流入到那裡,竟然在張居正時代實現了銀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