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這樣來?

當然是各司其職。

丫的行政官員不好好處理行政,不想著改善民生,發展經濟,整天圍著邊疆的戰事打轉,這是成何體統。

這幫傢伙真的是關心邊事麼?

不過是打嘴炮而已,前線戰局瞬息萬變,最忌諱的就是後面的大放厥詞。

皇帝便大袖一甩:“無事退朝。”

說完,便先離開。

回了乾清宮後,皇帝單獨召見了孫承宗。

崇禎將吳三桂的告發,以及吳三鳳的筆錄給了孫承宗。

孫承宗看完,面色大驚:“陛下,這……”

“吳襄已經押金入京,你認為當如何處置?”

“這是殺頭的重罪,只是臣擔心殺頭之後,會激起遼東軍的不滿,影響前線士氣。”

“朕已經犒賞了祖大壽,並且很快會接他的母親和家人來北京。”崇禎說道,“只是朕心中有一點要跟你說。”

“請陛下明示。”

“當年遼人守遼土的策略是你提出來的,在當時的情況下,此策並無問題,但此一時彼一時。”

“努爾哈赤還活著的時候,屠殺漢民,惹得天怒人怨,但皇太極繼位後,一改努爾哈赤的作風,在遼東推行改制,重用漢人,緩和漢人與建奴之間的衝突,不少漢人被提拔。”

“此次吳襄動了惻隱之心,便是因為他們知道皇太極優待大明投降過去的人。”

“兵家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所以,朕以為,遼人守遼土策略,當改一改了。”

孫承宗沒想到皇帝會說出這番言論來。

按照此時的情形來看,確實應該改一改了。

“所以,朕並未召回盧象升,而是讓他守錦州。”

“陛下聖明,老臣以為當如此。”

“好,既然你也贊同,就有樞密院起草,朕來批閱。”

“臣領旨。”

九月十五,草原,歸化城。

順義王卜失兔正在王宮裡喝著美酒,欣賞著美女的歌舞。

外面有人來報:“報,城外有人自稱是明朝使者,要求見臺吉。”

卜失兔疑惑起來,明朝使者?

這明朝使者已經很久不來草原,怎麼突然來草原了?

卜失兔的兒子俄木布說道:“阿布,我聽從東邊過來的商人說,喀喇沁部和明朝打了一仗,明朝應該是來找我們借兵的。”

卜失兔大笑:“借兵?明軍一群酒囊飯袋,還想讓老子借兵給他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