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吳襄叛變,結果……(第1/3頁)
章節報錯
崇禎忍住心中的怒火,淡定地說道:“你在這裡執勤多久了?”
那士兵小心翼翼道:“小人是前年從軍的,一直在這裡執勤。”
“那這些糧倉的糧食是什麼時候運過來的?”
“是三個月前,說是從關內排程過來的一批糧食,是朝廷給的。”
“朝廷給的?”崇禎深吸了一口氣,沒有再問什麼,他大步走了出去。
看起來依然很淡定,但隱藏在長袖下的拳頭捏得緊緊的,手背上一根根青筋暴出來。
崇禎很快回到自己的行宮,道:“收拾東西,回京。”
“是。”
錦衣衛和神武衛收拾得非常快,可見他們平時紀律嚴明。
收拾完後,就一路浩浩蕩蕩出了城。
城門口也沒有人敢阻攔。
有人快速跑到總兵府衙門,將睡夢中的吳襄叫醒。
“什麼!”吳襄大吃了一驚,“陛下去糧倉了!”
“是啊,吳帥!”
“現在人呢?”
“已經出城了。”
吳襄整個人呆立在原地,隨後立刻穿好衣服,整頓人馬,朝崇禎出城的方向狂奔去。
但是,他哪裡還追得到。
一個時辰後,在錦州城東80裡地紮營的盧象升收到了皇帝的一份密信,密信上寫著一句簡短又意味深長的話:謹防吳襄。
往往一般字數越少,事情越大。
盧象升雖然搞不清楚緣由,但既然皇帝都親自提醒了,他不得不防。
這四個字何解?
一切從糧庫裡的糧食說起。
原因很簡單。
糧庫裡的糧食是朝廷運過來的軍糧,由戶部和兵部一同在地方上籌集,由兵部調遣。
如果不足,各路兵備道下屬衙門也會在當地從軍戶徵集。
例如遼東。
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戰略之一是遼人守遼土,其中包括在遼東屯田,自給自足。
畢竟建奴的機動性極強,戰爭可能來的很突然。
如果遼東前線的糧食一切靠朝廷攻擊,就可能完全反應不過來。
所以,單純從應對戰爭突發性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好戰術。
錦州一帶就有不少良田。
但是問題來了,這樣就很容易養出軍閥頭子。
中國歷史皇權演變,到了明朝的時候,中央對各地的軍權都是極度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