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說?

例如此時此刻,轟開義州城的紅夷大炮,就是皇帝砸了重金,用工學技術,在弗朗機人的火炮上改出來的。

它必不可少。

例如步人甲的甲冑,依然是砸了重金,抽調遵化的鋼鐵,徵調大規模的工匠,日以業績打造出來的。

每一尊鎧甲都流著無數人的汗水。

要召集這麼多工匠,並且管理他們,照顧他們的吃喝的同時,保證預算不被貪汙,鎧甲還要如期交貨,本身就是一項很艱鉅的任務。

再例如,新軍的訓練,要克服生物怕死的本能,這是逆反人性的,是要無數個晝夜在極端環境下苦訓的。

這就需要極度認真負責的將帥。

例如全軍的步子一樣大,是為了在戰場上,軍官發號施令的時候,他所管理的隊伍,能夠統一做出最快的戰術調整。

戰場上臨陣殺敵,千鈞一髮之際即能決定雙方優劣,你若慢半拍,對方就能壓制你。

一旦被壓制,軍心不穩,崩潰的機率大大增加。

再例如,最難的:排程軍糧。

為什麼排程軍糧最難?

因為這不是簡單的運輸和財政,還牽扯到社會學問題。

朝廷從民間徵調糧食,名義上是大家都出點糧食,但由於社會階級屬性的問題,上層階級是肯定不會出的。

為了保證總量,肯定就用力壓榨下面的平頭老百姓。

再例如,下面平頭老百姓中,人家有那麼一點點關係,送了點禮的,也不用出了。

於是都攤到即沒有錢也沒有資源的那部分人頭上,往死裡壓榨他們。

最後,糧食收上來了,但內部階級矛盾對立了。

所以,戰爭表面是兩軍正面對壘,實際上背後牽扯到軍政、政治、民生等一系列問題。

想要打勝仗?

至少糧食要保證,軍餉要保證,軍備要保證,後方不能隨便干擾前線作戰。

軍隊的獎懲制度要合理,撫卹要人性化。

一件事做起來已經很難,要將這麼多事做好,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要做到這些,獲得民意是基礎。

因為最重要的糧食和軍隊士兵,都是從民間獲得的。

新軍現在只能說出具良好的軍備、撫卹制度和艱苦的訓練。

離真正的鋼鐵雄師,還是有差距的。

即便攻下了義州城,也算不得強軍,畢竟重步兵近戰有優勢,而且天雄軍人數也有優勢。

若是遇到真正大規模的建奴主力,改變地形,打法又完全不同了。

盧象升在義州修整一晚上,第二日,全軍精力充沛。

接下來做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天雄軍高層陷入了一場兩派不同意見的爭論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