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大捷(第1/3頁)
章節報錯
如此這般看來,明軍的戰鬥力突然增強了?
當然不是!
明軍能橫推蒙古韃子,不是戰鬥力突然增強了,而是在戰鬥力基本合格的基礎上,人數佔了優勢,並且是突襲。
如果要正面會戰,這仗打得絕對不是那麼輕鬆。
即便打得沒有那麼輕鬆,站在孫傳庭和洪承疇的角度來看,這一戰必須立刻打,打的越快越好。
因為他們隨身攜帶的乾糧,已經要見底了。
現實情況就是逼迫他們與蒙古韃子決戰。
最好的結果就是快速進軍,快速衝鋒,快速結束。
而事實上,在這樣的突襲下,韃子的陣型集結之前,戰局就已經定了。
剩下的只是單方面的屠殺。
簡稱收人頭!
蒙古人也想反抗,他們依然在快速組建隊形,快速反撲,但都無濟於事。
打仗本身不是流氓打架,不是大家提著刀排好隊就可以開始幹了。
就想你和一個妹紙在床上做運動,得有前戲吧?
前戲不足,會大大影響質量。
同樣,古代打仗之前,戰前的精神動員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戰爭來之前,人的本能是恐懼和焦慮,長官們必須用最快的方法將恐懼和焦慮從士兵們的腦海中趕出去。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齊聲高呼,當人群一齊高呼幾聲後,恐懼就開始慢慢被沖淡。
然後就是號角和戰鼓聲。
但是,這些蒙古人都來不及做。
所以,即便臨時組建好了隊伍,也基本上如同稀泥糊的一樣,一衝就散了。
最震撼的是萬丹偉徵,他站在城頭,看見明軍硬推過去,所過之處,血肉橫飛。
足足半個時辰後,束不的的反抗已經徹底崩潰了,蒙古韃子如同潮水一般向遠處潰散。
而明軍的隊形則開始向前面擴散開,繼續擴大打擊面。
顯然,明軍是不準備放過這支蒙古軍了。
新軍的教條:四快一慢。
什麼是四快一慢?
準備要快,前進要快,擴張戰果要快,追擊要快,發動總攻要慢。
為什麼會有一慢,而且還是發動總攻慢?
一旦發起總攻,那就是正面大規模的決戰了。
既然是決戰,自然要慢。
這裡的慢不是說攻擊慢,而是發動總攻的決定要慢。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