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經是第三次築城,前兩次盡數被建奴毀壞,大淩河城徒增軍費,並無意義。”

“去年遼東軍費是多少?”

王洽道:“回稟陛下,去年遼東軍費高達480萬兩。”

“那前年呢?”

“前年也是。”

“崇禎元年呢?”

“513萬兩。”

“天啟年間?”

“這……每年欲600萬兩。”

“那你們來回答朕,朕軍費是降了,還是漲了?”

“降了。”

“那此次築城,袁崇煥可以提加軍費?”

“並無提及。”

“既無提及,為何汝等多言?”

魏中雲道:“臣等以為,既然築城無意義,徒增消耗,不可取。”

“魏愛卿,朕倒是可以聽取你的建議,讓袁崇煥不要築城,但若不築城,遼東有任何差池,朕就讓你來擔全責,你可願意?”

魏中雲嚇了一跳,連忙道:“臣……臣也不是遼東督師……”

“既然你不是遼東督師,你怎能干涉遼東軍政?”

“臣也是為了遼東,為了陛下。”

崇禎霍然站起,神色毅然平靜,可平靜的眼神中卻多了一絲鋒利:“知道什麼樣的人最無恥麼?”

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皇帝發飆了。

眾人心頭一凜,連忙跪在地上,只感覺乾清宮內氣氛一下子凝固住了。

“沒有責任,卻還總喜歡信口雌黃之人,是最無恥的!”

“陛下息怒,臣等皆是為了陛下的江山!”

“為了朕的江山,你總理宣大,就好好將宣大的軍政給朕整頓整頓!先定位清楚你的權責!”

張晨的《反脆弱》一書中明確提到:在組織中,破壞力最大的往往是不需要承擔責任,卻能暢所欲言的人。

實際上,這並不是張晨自己創的,而是後世一位國際知名社會學家的名言。

團體中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人,就可以亂說,說一些完全不切實際的話來故意迎合領導的心意,讓領導作出錯誤的決策,將節奏帶偏。

反正最終目標能不能達成不管他的事,他只負責把話說漂亮,至於說的內容能否執行,他也不關心,因為不對結果負責。

很顯然,王洽和魏中雲皆是如此。

魏中雲連忙道:“臣罪該萬死!”

不要以為他們真的只是單純的反對築城,袁崇煥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因為他上臺後,砍了一百多萬兩軍費開支下來。

不僅如此,關於遼東局面,還牽扯到派別之爭。

遼東現在的戰略,其實是孫承宗提出來的,袁崇煥是孫承宗的學生,他只是執行者而已。

而朝中就有不少人反對孫承宗的戰略。

ps:今晚跟老婆商量了一下寫作的安排,討論要擠出更多的時間來碼字,好在她同意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