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

因為皇太極也在加快勸說束不的投降。

如果刺激建奴,建奴就會對束不的進行說服,讓束不的武裝掃除內部一切反對聲音。

矛盾不就升級了?

那如何刺激建奴呢?

當然是以皇帝的名義,對喀喇沁部進行表彰和獎賞。

別忘了,喀喇沁部名義上是大明的臣子,束不的是朵顏衛指揮使。

如果現在大明皇帝又是表揚,又是獎賞,你是皇太極,你知道了會怎麼辦?

所以,要完成一件事情,不能直接來。

得變相的去做。

而且表彰和獎賞,還會進一部分拉攏喀喇沁內部一些想要親大明的勢力,這對萬丹偉徵有利。

崇禎立刻讓人開始擬旨,表示來年還會再加大糧食的支援以及香水等商品的供給。

寫完後,就讓人一路送出關,抵達元上都城。

大年三十,大一早,崇禎就自己蹲在乾清宮外的角落裡,在那裡烤紅薯。

這東西比皇宮裡的山珍海味要香啊!

他一邊烤著,一邊聽湯若望在那裡介紹一座鐘和一支懷錶。

還有一支望遠鏡。

這些他當然都知道,並且還是他讓湯若望找來的。

但是湯若望介紹著,他也耐心地聽著,等湯若望介紹完後,崇禎道:“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實際用處的,湯愛卿,朕需要你將製造這些的所有材質全部列出來,將這些都併入到大明製造局裡。”

“陛下,以目前朝廷的銅鐵,如果要大量製造,恐怕很難。”

“這個你完全不必擔心,朕會解決的,你只管去做便是。”

開玩笑!

我大明朝的冶鐵兩,目前還是全球第一的吧!

只不過大多數用於武器,更多的則是在民間。

“臣遵旨!”

湯若望走之後,曹於汴就來了。

“陛下。”

“三法司會審進展如何?”

“郭鞏全部認了。”

崇禎用小木枝在那裡撥弄著柴火,漫不經心道:“既然認了就殺了,抄家,傳首九邊。”

他似乎不像是在說殺一個人,而是在說捏死一隻螞蟻。

人殺多了,心態自然就慢慢發生變化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