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銀行的生意(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倒是稀奇事了。”
“……”
此時,崇禎自然也喬裝打扮了一下,在附近待著。
他只看到有許多人去兌換銀票,倒是沒多少人去存。
這也能理解,他也不著急。
先讓銀票流通起來。
信心都是一步步建立的。
民眾不知道那1%的利息皇家票號是從哪裡賺來的,以為錢存進去不會給,甚至取不出來了。
那麼那1%的利息皇家票號到底從哪裡弄來呢?
難道張晨要做虧本買賣?
要知道,如果民眾一年在皇家票號存500萬兩,一年支付出去的利息是5萬兩,這顆不少啊!
具體來源,其實現在就有來源了。
一、北京製造局接下來不是要擴張麼?找皇家票號貸款,貸款利率為10%。
也就是說,北京製造局的錢,不從國庫裡撥發,而是從票號裡借。
一年之後,假入賺了100萬,10萬兩要拿出來換息。
這就對北京製造局的要求很高了,要定年目標,要完成年目標。
這個貸款利率相對後世而言已經不低了。
不過現在對張晨來說,是左右和右手的遊戲,是為了用製造局一邊拉動產業,一邊扶持票號。
二、老百姓買田分期,可以找票號貸款,將個人的戶口資訊記錄在案,若是無法正常償還,沒收田產,再次售賣。
農民的貸款利息可以定低一些,3%即可。
例如一個農民貸款5兩銀子,即5000文,買5畝田,分十年,一共要還6500文,每年還650文。
五畝田,每畝一年收成3石,一共15石,一天一家吃3斤糧食,一年吃1100斤,約9石左右,剩餘的可以賣了,賣個3兩銀子沒有問題。
每年償還500文,壓力不大。
即便算上意外情況,每年賣個1兩銀子的價格,也能換上650文。
至於在順天府普及推行了銀票後,糧食交易就方便許多了,這也有利於農民賣糧食。
如果民間商人抬價,朝廷可以出一部分錢來採購。
這些方法都是有的,只要這個商業模式算得通,各方不虧本。
如此一來,北京製造局也賺錢,農民也有田種。
皇家票號不僅僅賺了利息差,老百姓也得了利息錢,更多人願意把錢存進來。
一旦皇家票號有了錢,還可以專門成立一個投資部門。
當然,這是後話了,投資這種東西,至少得商業時代來臨,不然產業結構沒有,消費市場也沒有,投進去錢就是打水漂。
最後老百姓要取錢沒錢取,只能印錢,那樣就會產生惡性通貨膨脹,銀票玩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