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新政(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洪承疇,在他們眼裡,不過是陝西布政使司的一個參政,文官,連殺雞都沒有殺過。
雖說農民軍裝備很差,有的拿著個鏟子就敢來參軍,但好歹有三萬人啊,卻被洪承疇的幾千人給幹成這樣。
洪承疇的名字一下子就在叛軍隊伍裡傳開了。
這下叛軍一下子壓力就大了起來。
古代打仗,士氣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叛軍士氣明顯受挫了。
看到這份捷報,崇禎心裡的壓力總算舒緩了一下。
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啊!
歷史早就證明了,叛軍是無法剿滅的。
叛軍出現的根源是明朝末年的賦稅出了很大的問題,貪官太多,官逼民反!
所以,不整頓吏治,不改革稅制和解決土地問題,就算派再多的洪承疇去,都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根本問題不解決,其他都是白搭。
更何況,像洪承疇這些人都是給皇帝打工的,打工者的心態就是事情辦五分,絕對不把事情做滿咯。
一天之後,崇禎又收到了錢龍錫的奏疏,秦王府已經開始查抄了,糧食都在往外辦,現在西安城外正在排隊領糧食。
雖說不能完全解決陝西的問題,但也在一步步緩解。
總之,這些大窟窿,要填補起來,還是得一步步來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到了七月五日。
崇禎就召集了內閣、六部的大臣議事。
什麼事?
當然是最重要的事。
遼東?
不不不,遼東的事情,眼下還真不是最重要的。
歷史上,談到明末,就會開始扯遼東戰局,也會談論農民起義。
但苛捐雜稅重、官僚腐敗這些,都只是一筆帶過。
而往往一筆帶過的,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關寧錦防線根本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防線,喀喇沁部如果不完全臣服於皇太極,他想要打入關的仗,就很難。
等劉策去解決林丹汗的事情,崇禎的邊事壓力就更小了。
另外,他也不指望袁崇煥能五年平遼。
不過袁崇煥既然自己誇下了海口,崇禎也不多說了。
畢竟,後世的偉人也說過,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