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大明朝的收稅把戲(第2/3頁)
章節報錯
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崇禎帶著人一路走過去,那衙差還在衝著眾人大聲怒吼:“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都必須把加派的拿出來,不然一律按照逃稅處置!”
崇禎終於知道為什麼剛才遇到的那個人說他鄰居要把田給賣了。
田賣了,做佃戶,就不用交田稅,至少不必加派了。
而地主老爺們各個都有關係,各個都可以疏通之後,偷稅漏稅。
這是一個死結,給田給老百姓,老百姓也不敢要了,田流入到地主和官員手裡,官員又有免稅特權,地主也是各種關係。
這顯然已經如同一個即將爆炸的炸藥桶,並且陝西、山西一帶已經爆炸了。
如果這種問題不解決,以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會爆炸。
崇禎帶著人走過去,他也不說話,就想親眼看看這大明朝的一線工作人員到底是怎麼收稅的。
那衙差看到崇禎他們來了,一件這麼多人,一看就來歷不凡,連忙過去打招呼。
崇禎假裝道:“你們繼續,我就路過,不打擾你們。”
那些衙差便又回去繼續收稅了。
其中一個年輕人把家裡的糧食拿出來,放在斛裡,放了一些,便放下手裡小半袋糧食。
那衙差吼道:“怎麼放下了,這還有小半袋,都倒進來。”
“官爺,這您看,斛已經滿了,都堆起來了。”
那衙差朝斛踢了好幾腳,上面的糧食又灑落下來。
衙差道:“再倒!快一點!”
崇禎在一邊看得一清二楚。
臥槽了!
這大明朝還真有如史料記載的“踢斛”這種玩法?
什麼是踢斛?
斛就是地上那個裝糧食的工具,一般收稅用它把糧食裝滿,必須裝滿,裝滿後,衙差會踢幾腳,但不能踢倒。
踢倒了得重新裝,大家都覺得麻煩。
一般知縣老爺們都會找腳法高超的人去收稅,就是為了踢斛。
為什麼呢?
因為灑出來的,是要被收集起來,額外給到知縣老爺的,這是規矩。
所以當然要保證既不能踢倒,也不能落少。
那年輕人只好繼續倒,最後只剩下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