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新軍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崇禎道:“就按照這個配置來,軍隊是國家的安全防線,在軍隊上節省出來的錢,在其他地方都要還回去的,咱們去年年底已經嘗試到教訓了,不可再在這上面節約,錢朕會想辦法的,諸位不必擔心。”
皇帝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大家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大家內心頗為感動。
“那就這麼定了,以後新軍每日小操,三日大操,小操每日至少要跑二十里,先這樣做測試,一個月時間,看大家每日半斤肉是否足夠,不夠再加。朕要一個月之後,軍政院能出一份標準。”
李邦華道:“是!”
“諸君切記,管理龐大的組織,需要豎立多項的標準,尤其是軍隊,必須在各項上建立完善的標準,絕對不能出現模稜兩可的事情,朕需要的是一支指向哪裡就打向哪裡的鐵軍!”
“臣等銘記於心!”
“參謀部的人你們自己先內推,這項標準也要儘快建立起來,朕要定一個目標,三個月之後,七月一日,朕就要天雄軍和神武衛進行大規模實戰演練!”
皇帝這話一出口,孫傳庭頓時感覺壓力暴漲起來,但他也沒有說什麼。
真男人就是事情來了抗事情,哪怕山嶽從天而降,也要抗住!
“臣等領旨!”
“李愛卿,督察要加緊,每一個軍都必須要有督察,督察平日裡管理軍紀,戰時就不要干預作戰了,但是軍紀渙散,朕第一個找督察,找你軍督府!”
“是!”
接下來,皇帝又解釋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細節。
其實皇帝說的除了參謀部是新東西,其他的在中國古代都是有的。
例如督察是文官,督察管理軍紀,這就是以文御武。
宋明兩代,都是軍政分離,以文御武,這種做法本身沒有問題。
的確不能把軍政裡的所有權力都給到武將那裡,那是非常危險的。
督察這個角色和明朝軍隊裡的總督有些類似,但不同的地方是總督的權力極大,可以直接拍板這仗怎麼打。
也就是說,明朝的仗都是文官說的算。
這就是外行指揮內行了。
有少數文官也能做到指揮得當,但那只是少數啊,大多數都是坑爹貨。
而新軍裡的督察呢?
一旦進入戰爭狀態,他是沒有指揮權的,除非最高軍事統帥陣亡。
督察平時對軍紀的管理,又能很好的遏制軍事統帥對軍隊的挾持,經過千年的戰爭,後世的中國,基本上是這樣來保持軍隊的忠誠和戰鬥力了的。
等與眾人商定完新軍制後,崇禎便帶著眾人出了去。
此時,徐光啟、畢懋康以及湯若望都在外面的校場上。
校場上準備了一些靶子。
兩個月時間,畢懋康造出了二十把燧發槍,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可觀了,畢竟這東西有,但量產還是有難度的。
每一把燧發槍前面都繫結了一根刺刀,這是崇禎要求的。
這種燧發槍就是用來剋制騎兵的,一旦真的成了氣候,空心方陣一出來,完全可以正面與建奴打一波。
若是運氣好,被崇禎研發出開花彈,那不必說了,皇太極跪到北京城來唱征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