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裡數數。

禮部去了做什麼?

詢問王府家丁或者護衛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福王有沒有出過洛陽,例如福王府上的鎧甲為什麼有好幾十副,為什麼福王不敬天子,不尊祖制?

這些大而懸的問題,家丁和護衛知道個屁啊。

他們當然回答不上來,可禮部的人在記錄的本子上寫道:福王經常偷偷跑出洛陽,福王府上的鎧甲是從外地運輸過來的,在外地很有可能還藏著上萬副鎧甲,福王經常在王府裡咒罵天子,還說皇位應該是他的。

大理寺的人呢?

跑到洛陽縣民間去問,一問一個準。

什麼欺壓老百姓,逼良為娼,強搶民女,甚至連福王的家丁在大街上隨地吐痰都特麼的被記錄下來說是剛殺完人。

福王的各種罪名,在短短的幾天之後就匯聚成了一小本書,被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城,沒有直接給皇帝,而是故意交代了內閣那裡。

內閣首輔周延儒早就猜到皇帝想幹什麼了,但他不說,他什麼都不說,他不想參與到宗室的事情裡來,這樣實在太危險。

但是東林黨的雞血真是大碗大碗往體內灌的。

韓爌、錢龍錫等人看完後,一群大臣立刻召開了議事,那氣氛,彷彿皇太極又要打到北京城下來了一樣。

事情進展非常快,第二天,就有更多的奏疏落在皇帝的面前,內閣的批覆是:福王造反證據確鑿,請陛下行天道,正綱常,保社稷!

一場疾風驟雨在北京城上演,一場鬧劇在洛陽城裡上演。

崇禎三年三月九日,超過一半的大臣跪在皇宮前,懇求皇帝立刻發兵捉拿福王,否則局面必然持續惡化。

從部堂大臣到九品小官,甚至還有國子監的貢生都來湊熱鬧了。

放眼望去,皇宮門口,跪滿了人。

崇禎在乾清宮裡“苦惱”,發脾氣,罵大臣們,甚至摔東西。

但最後還是被迫無奈啊,只能妥協啊,誰讓他們如此正義,都是大明朝的清流呢?

於是,當天聖旨就下來了,連夜下來的:將福王捉拿到北京問審。

為了穩定其他親王的情緒,又連夜寫聖旨去各地,把各地的親王都表揚了一頓。

皇帝最終的行為,總算讓東林黨們滿意了。

大家都稱讚皇帝是聖天子,是古往今來第一聖主。

這事就這麼定了,但這樣崇禎就能達到目的了麼?

不一定!

發完聖旨的當天晚上,崇禎就秘密書信一封給溫體仁。

信的內容很簡單:弄死福王。

很快,溫體仁就接到了皇帝的密信,一看嚇了一大跳。

他是用卑鄙無恥的手段搞了福王,可是要殺福王,給他一萬個膽子他都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