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道:“知縣衙門怎麼走?”

“就在……就在那邊……”一個士兵結結巴巴道。

崇禎帶著人一路朝那個方向狂奔,這大興縣啥時候看到有那麼多騎馬的人進來了,兩邊的民眾都忍不住圍觀。

此時,大興縣縣衙內。

知縣楊樸正笑眯眯地看著面前的兩百兩銀子(約13萬元),這年頭,剛受了災,能見到兩百兩銀子不容易啊!

對面的王員外道:“楊大人,小小敬意,不要見外。”

“王員外這是何意,本官無功不受祿啊!”

“楊大人,聽說上頭又有一批糧食撥下來了?”

“是有這麼一回事。”

“楊大人,我有一個主意,您看成不成,我在大沽認識一些跑船的,這糧食,不如咱們私下運到大沽,從大沽海運運到遼東,遼東那邊有人願意出1兩5錢一石銀子買!”

楊樸微微一怔:“1兩5錢!”

要知道,正常年月,順天府的糧價也就才0.8兩一石,這是翻倍啊!

楊樸道:“你的買主該不會是建奴吧?”

“楊大人,管他是誰呢,對方願意出錢,誰還去管這些,您看看,外面那麼多災民,那都是大明朝的子民,朝廷有管他們死活嗎!”

“楊大人,這年頭,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楊樸點了點頭道:“你說得倒是有道理,本官這裡的確有10000石糧食!本官可以抽出8000石出來,上面也會打點好,這問題不大,唯一擔心的是,你真的能按照那個價格賣?”

“哎喲,楊大人,您這還操心呢,小人就是大興縣的人,田產家產都在這裡,還能跑了不成!”

楊樸猶豫了一下道:“好,這事我安排人跟你對接。”

王員外道:“不過小人也有個擔心點,楊大人一次性抽8000石出來,會不會太狠了一點,萬一餓死了很多人,上面會不會捂不住?”

楊樸笑道:“這個你不必擔心,這一次建奴來,破壞本身很大,許多人無家可歸,誰知道他們的死活?就說粥,裡面加一些米粒就差不多了,有米湯給那些賤民喝,他們還想怎樣!”

王員外微微一怔,隨即大笑起來:“還是楊大人聰明,小人自愧不如!”

“你放心,本官把上面都打點好了,這些事還輪不著你來操心,把船和運輸隊聯絡好!”

“交給小人去辦!”

“最近一段時間,朝廷還會不斷髮糧食下來,你做好準備,咱們趁機大賺一筆!”

兩人都會心一笑。

崇禎此時問了路人,很快就找到了知縣衙門。

知縣衙門門口的差役一看,來人穿的飛魚服,都嚇得趕緊行禮。

在一眾廠衛的簇擁下,崇禎快步走了進去,沒有人敢攔他。

裡面的楊樸與王員外剛剛聊完,正興奮之時,便聽到外面的聲音傳進來了。

楊樸怒吼道:“誰在外面聒噪,這裡是縣衙,好大的膽子,來人……”

他話音剛落,便看到一群飛魚服的廠衛進來了,頓時大吃一驚。

崇禎定眼看去,看見楊樸穿著知縣的官服,便冷冷道:“你就是大興縣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