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麼的,軍費開支這麼大,而一年的宗室開支加起來,可以給邊關發五六年的軍餉了!

別問,問就是要幹福王!

那個又白又胖的福王!

看完所有的賬目後,崇禎心頭有些著急了。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崇禎三年,最重要的兩件事:一、穩住遼東;二、鎮壓農民暴亂。

這都需要錢。

尤其鎮壓農民暴亂。

事實上,三邊總督楊鶴的辦法是有效的,一邊打一邊安撫。

只是朝廷沒有錢來安撫。

農民為什麼暴亂?

閒得蛋疼麼?

當然不是!

人家只是交不起稅了,吃不起飯了,被逼得要餓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是一個人都會反,這是人之常情。

光靠殺,是殺不完的。

得恩威並施才行。

所以就需要一大筆銀子!

崇禎都想好了,萬曆皇帝的幾個兒子都特麼的滾回來,在北京安置幾個王府老老實實待著。

就萬曆皇帝的幾個兒子抄下來,就夠用的了。

還有山西的八大蝗商,以及京師的勳貴們。

先把目標鎖定下來,然後再想辦法搞錢。

等國庫裡有了一批錢後,就可以開設銀行了。

可惜這丫的大明朝的銀鈔在朱元璋時代就被玩壞了。

如何玩壞的?

明初一兩銀鈔還能兌換一兩銀子。

到了嘉靖年代,一千兩銀鈔兌換一兩銀子。

就是這麼被玩壞的。

但是崇禎依然要做這件事,就從順天府開始試點。

民間不想用銀鈔,無非就是朝廷左手印鈔機,右手瘋狂印錢割民間韭菜唄。

那現在出臺一個政策,順天府交稅必須用銀鈔,這個擔心不久迎刃而解了?

這相當於朝廷和民間一起承擔了銀鈔貶值的風險。

至於民家造假,這種事只能去靠監察的手段了。

世界上是沒有完美的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