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這第二種戰術,在歷史上要了袁崇煥的命,也讓後世無數鍵盤俠在網上把他罵上了天,好在歷史學家們、官方還是認可他這個民族英雄的。

第二種戰術好不好?

告訴你,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沒有選擇!

孫承宗也非常清楚,打野戰是絕對打不過的,他在遼東做過督師,親眼見過皇太極的騎兵的可怕。

但是他絕對不敢提出第二種戰術,因為這是陷天子於戰火之中,這種玩法,他承擔不起。

但是,他沒有想到,此時皇帝居然主動提出來了。

並且皇帝居然主動承認了大明的軍隊打野戰絕對不是建奴的對手。

崇禎淡淡道:“孫愛卿,你在指定戰略戰術的時候,再大膽一點,朕都可以接受,只要在道理上說得通。”

一邊的張維賢道:“陛下,萬萬不可,建奴若是兵臨北京城下,局勢危矣!”

崇禎抬起手打斷了英國公:“無妨,朕是天子,又有諸多勤王將士,北京城堅固異常,皇太極打不進來,只要將他引到北京城,他必然會全力攻城,我們可以打消耗戰,將皇太極打一層皮下來!”

事實上,歷史上的袁崇煥就是這麼計劃的。

但可惜啊,袁崇煥不太會玩政治。

這種玩法在軍事上絕對是上上策,但在政治上是下下策。

偏偏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是分不開的。

結果呢?

就把自己玩掛了。

全北京城的勳貴和皇親國戚都彈劾袁崇煥,御史們的彈劾奏疏像狂風暴雨一樣。

這要是遇到一個明君還好,例如劉徹、李世民之類。

可偏偏崇禎皇帝是一個疑心病非常重,並且情緒非常不穩,而且聽風就是雨的人。

這下袁崇煥就悲劇了。

歷史就是這麼個歷史。

可是現在崇禎已經不是原來的崇禎,他是後世人,他是開了上帝視野的。

他非常清楚,袁崇煥在兩天之後趙率教兵敗後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事實也證明,袁崇煥的這種戰術是有用的,若不是崇禎騷操作在皇太極兵臨城下的時候把袁崇煥給下獄祖大壽聞風而逃,這仗絕對能把皇太極打一層皮下來。

孫承宗思忖片刻道:“陛下,老臣豈能將陛下置於險地……”

“朕都說了,一切以打勝仗為目的,對於大明目前的軍隊,朕心中也有一杆稱。”

說到這裡,崇禎走過來,拍了拍李邦華的肩膀:“這一年多,李愛卿也是辛苦了。”

他指的是李邦華改制京衛的事。

確實阻力非常大,京衛被勳貴把控,權貴們沒有一天不希望李邦華滾蛋的,這也說明了京衛的腐爛。

更加說明了,不打消耗戰是沒有其他選擇的。

崇禎看著孫承宗,道:“孫愛卿,朕打仗不在行,但是朕覺得,任何事情,先客觀直接面對真實情況,否則決策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偏差,導致很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