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猜對了。

崇禎現在就是要趁著這個機會,臨時設立一個指揮中心,對眼下的戰局做統一指揮。

他連這個指揮中心的名字都想好了:軍事委員會。

如果不出意外,此後都會有這麼個機構了。

畢竟,己巳之變結束後,接下來不僅遼東,大明境內也會烽煙四起,戰爭是接下來的主旋律。

靠現在大明僵硬的行政機構,肯定是無法高效解決軍事問題的。

崇禎又道:“孫愛卿,接下來就拜託你了。”

孫承宗沒有想到自己剛進宮,就被委託以這樣的重任,頓時感激涕零,連忙起身拜道:“臣必不負君父所託。”

任命完之後呢?

就讓所有大臣回家該幹嘛幹嘛去了。

只留下了兵部的人和張維賢。

連內閣的都滾蛋了。

那些大臣想不想走?

當然不想!

這丫的建奴現在眼看要大門口來了,身為朝廷部院重臣,肯定是要為天子出謀劃策的啊!

就說錢龍錫和韓爌,都賴著不想走。

崇禎也做得出來,直接趕他們走了。

為啥要趕他們走呢?

這群傢伙又不懂軍事,留下他們在,不會有半點作用,只會添亂。

大家一人一個建議,一個一個想法,等皇太極打到城下了,丫的這幫傢伙還在撕逼。

所以就乾脆全部趕走了。

而為什麼只留下兵部的人和張維賢呢?

兵部的人肯定要協助接下來的糧草排程的,至於張維賢,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還是有兵權的。

雖然五軍都督府在土木堡之變中被打廢了,但瘦駱駝它還是個駱駝啊,這個時候就不要挑了。

那為啥其他勳貴,例如襄城伯李守琦等人都滾蛋呢?

據崇禎這位穿越者瞭解,這些個勳貴一是人品相當低劣,靠京衛賺錢不說,甚至有嫌疑透過東江那邊跟建奴做走私的買賣。

至於到底是勳貴、皇親國戚中的誰,現在崇禎還不得而知。

但史料是這麼說的,這個時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