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應對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何要將孫承宗叫來?
這個年代,尤其是己巳之變前期,整個順天府太過混亂。
應該說,整個崇禎朝,都非常混亂。
人事動盪,地方起義,遼東戰爭,草原蒙古騷動。
而孫承宗作為曾經督師遼東的一位軍事戰略家,他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穩。
眼下皇太極即將打來,最需要的是什麼?
就是穩!
穩住,絕不能亂,一旦亂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不過,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的張晨,還是有一丟丟緊張的,畢竟這是真正的戰爭,是真的死人的,而且死很多人的戰爭。
內閣首輔李標,次輔錢龍錫以及兵部侍郎王洽緊急入宮求見,王承恩在外面。
“王中官,我等要求見天子。”
王承恩道:“李閣老,錢閣老,王大人,天子有些疲倦,需要休息片刻,晚一些會召見各位大人的。”
“可眼下……”王洽有些著急,這都什麼時候了,建奴扣關,遵化淪陷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這預示著建奴大軍正式進入關內了,戰場轉移到順天府!
“王大人,您別說了,我也著急,可天子說了,急是急不了的,稍微晚一點吧。”
錢龍錫嘆了口氣,道:“我們先走吧。”
李標、錢龍錫和王洽離去,六部九卿的大臣們全部集中到內閣的文華殿前,大傢伙開始商議接下來該怎麼辦。
眼下已經十月三十日,北京的天也黑得早了很多,晚上寒風瑟瑟。
即便沒有皇帝的命令,京師也已經開始戒嚴。
此時袁崇煥也已經派遣趙率教領4000關寧軍火速趕往遵化,只不過兩天後,趙率教的4000關寧鐵騎將全軍覆沒。
按照歷史的軌跡,趙率教的全軍覆沒後,原本還按兵不動的皇太極,突然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狂飆起來。
趙率教的兵敗預示著皇太極突破了遵化,明軍將皇太極阻擊在遵化的計劃泡湯。
眼下穿越者崇禎慢慢也冷靜下來了,他在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來最大程度降低己巳之變的損失?
或者說,即便大明損失慘重,也要讓皇太極脫一層皮。
不然此後的五次入塞,基本也就把大明打廢了。
那如何做到不像歷史上的己巳之變那樣損失慘重呢?
其實也不難:閉上嘴,假裝淡定,穩定人心,其他的交給孫老頭子和那些巡撫總兵去。
為何己巳之變打得這麼慘?
後世的網路上爭議還是很多的,基本上責任都推到了袁崇煥身上,這件事比較複雜,此時暫且不提。
但有一個人的責任是絕對甩不掉的。
誰?
崇禎。
一頓微操作,騷上了天。
甚至繼位的時候,廢掉林丹汗的市賞,不兌現束不的糧食支助承諾,使得宣府外的蒙古右翼心生異動,被皇太極有機可趁,從而在今年被借道進入喜峰口,釀成己巳之變。
這都是崇禎的騷操作之後的連鎖反應。
孫承宗是保定高陽人,離京師並不遠,接到通知後就火速趕來。
夜已深,乾清宮。
王承恩走進來道:“皇爺,孫相公來了,六部九卿的相公們,還有內閣的大學士,以及京衛總督也都在外面等候您。”
“宣進來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