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災厄(少年篇)(第1/3頁)
章節報錯
矢吾山現世,三聖人同往,自此杳無音訊,今已有五千餘年,此間矢吾山再未出現人世,三聖人行蹤成謎,唯一的線索指向被仙帝重昀封印的秘境——稷下學宮。
五千年歲月流轉,仙門盛衰無常,人間王朝更迭。當今之世,已非人皇李燁御下,四海臣服之華夏,幾經烽火亂世,蠻夷襲擾,九州已歷任數十代王朝,二百餘位帝王,永續延綿而不絕。
開平七年,即梁帝朱晃登基後第七個年頭,人禍雖休,天災不斷,冀、瀾、潁三州自新歲之始便滴雨未落,連日炙陽,已五月有餘。州郡之內,赤地千里,五穀草木皆枯,河湖水澤盡竭,潁川也已灘塗赤裸,細如涓流,十不存一。由是歉歲,民不聊生。
《梁史》記曰:五月天旱,三州地荒;路遍腐骨,不聞人聲......
以前的官道上,南來北往的商隊總是絡繹不絕,即使戰火紛飛,也依舊有人願意鋌而走險,可現如今看到的,卻只有不計其數的災民,他們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眼神渙散,走著走著就會有人倒下,再也不會站起來。
而每當有人倒下,就會迎來一群人的瘋搶。野草和樹皮已經被啃光了,放眼望去,能夠果腹的東西,除了地上的泥土,就是數不清的人。不以活人為食,也許是他們僅存的人性,但人性在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天災面前,又能維持多久呢?
瘋搶屍體的人堆裡擠出一個瘦弱的乞丐,他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搶到,卻還是想要擠進去,和那些已經餓瘋了的人搶食,如果搶不到,他和他的弟弟們又都要捱餓了。
他又被擠了出來,還是什麼都沒有搶到,歇口氣的功夫,屍體已經被瓜分完得一塊不剩,連骨頭都有人搶走,舔著上面殘存的血肉。
回到弟弟們的身邊,頭又是低著的,他覺得自己真沒用,總是讓弟弟們捱餓。對於乞丐來說,捱餓是常有之事,但他和他的弟弟們已經接連兩日水米未進,繼續下去,下一個被分食的或許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個,這是他絕對不能允許發生的事情,可又能如何呢?
“對不起,大哥真沒用,又......”
老二安慰道:“沒關係的大哥,反正我們已經餓習慣了,不差這一兩頓。”話是溫柔的,肚子的叫聲卻是真實的。
微微抬頭,老大陡然發現少了一個人,於是急忙問道:“小五呢,他去哪兒了?”
他們幾個都是被人遺棄的孩子,自小長在乞丐窩裡,如親兄弟般,因為不識字,所以沒有名字,只能按照年齡排個長幼,然後以此為名。而小五就是他們五人中最年幼的那個,才剛剛十歲。
聞言,其他人這才反應過來,小五竟然不見了。
“我剛剛還看見他在旁邊玩耍的啊!”老四回道。他說的剛剛至少是一炷香之前了吧,因為那時老大去搶屍肉,他們的注意力都在老大身上。
“那他現在人呢?”身為大哥,他有些生氣,更多的是對小五的擔心。
如果一開始只是天災,那如今便已演變為人禍,饑荒之下,人性早已泯滅無幾,此時他們以死屍為食,說不準何時餓極了,便會對活人下手,那時首當其衝的便是婦孺。他擔心已經有人餓昏了頭,開始對孩童下手。
小五可千萬別......
又是老二出言安撫:“大哥先不要著急,或許小五隻是跑到某處去玩兒了,我們先在附近找找看,若是找不到,再向其他人打聽。”
在這群流民中,除了他們兄弟幾個,誰都不可行,小五失蹤的事最好先不要告訴其他人,以免徒增危險,而且就算他們向其他人打聽,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會關心此事,那些人的眼裡只有活著。
人世之中,誰又不是為了活著呢?
無論盛世亂世,受苦受難的終究只有百姓,便如這場天災,那些富貴官宦人家,雖不說錦衣玉食,卻也可日日果腹,而平民百姓便唯有流離失所,與人爭食。恰如雲莊居士張希孟曲中吟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已是日暮黃昏近。他們找了三兩個時辰,都沒有找到小五的下落,心中的擔憂一點點化作失落與絕望。或許小五已經......
正當四人垂頭喪氣之時,一個稚嫩的聲音給了他們希望:“大哥二哥三哥四哥,我回來啦!”
矮小的身影就站在幾步之外,頭髮髒亂,臉龐黝黑,身形瘦弱,肥大的衣物完全不合身,手臂都伸不出衣袖,但他雙手捧著鼓起的小腹,似乎抱著什麼東西。
看到小五,四人頓時激動壞了,趕忙跑上前將他圍住,生怕小五又偷偷跑了似。
“你去哪兒了小五,知不知道大家有多擔心你?”大哥的話語看似有些生氣,實則關心為多,骨肉至親也不過如此吧!
一向和氣的二哥,此刻眉頭也有些內斂:“你到底去哪裡了?大哥和我們找了你半天,都沒有找到你,還以為你已經......下次別再這樣亂跑了,知道嗎?”
好在小五安然無恙的回來了,否則他們要悔恨餘生的。
“小五知道錯了,下次一定不會再亂跑了。”小小的腦袋低下,旋即又抬起,嘻嘻的笑道:“不過你們看,小五帶了回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