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花不行呀。”範睢也是苦惱。

咸陽人滿為患,要是不擴建咸陽城,一定會出事,的確是不花不行,秦異人道:“那就擴建吧。第二件呢?”

“陛下,第二件就是官署不夠用了,得趕緊建官署。”範睢的眉頭一挑,很是感慨的道:“天下一統之後,這土地城池口眾劇增,官吏也是暴增呀。如今,在咸陽公幹的官吏猛增數倍,他們沒處公幹,有些人借住客棧公幹,有些人借住國人庶民家裡公幹。一是不便,二是容易洩密。”

官署,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室,是官員處理公務的地方。

一統天下後,秦朝的土地城池口眾急劇增加,相應的,官吏也要增加,要不然的話。來不及處理政務。如此一來,咸陽的官署不夠用也就是必然的了。

沒有官署給官吏公幹,管理不方便倒在其次,最怕的是洩密。事以密成,機密大事是不能洩露的,這官署是必修了。

“好吧,修。”秦異人很不想在眼下這種急需用錢的時候修官署,卻又不得不修。

“陛下,臣已經令工部署勘察過了。可以在龍首原修。”範睢大才盤盤,什麼事兒都能做到頭裡。

“龍首原?那不是阿房宮的遺址嗎?”秦異人頗為訝異。

“陛下,這是工部署畫的圖,請陛下過目。”範睢的準備非常細緻,手一揮。幾個內侍抬進一張大圖,在秦異人面前展開。

秦異人一瞧,好大的一張圖,所畫的宮殿佔地極大,分為前中後三殿。

“這也太大了吧。”秦異人眉頭一挑。

“陛下,臣計算了,不如此不夠用呀。”範睢指點著圖上的前殿。道:“這前殿是用來大朝會用的。上次的大朝會,大秦如今的朝殿不夠用了,還有三兩千人沒能參與朝會呢。就是如此,朝會時也是擠得滿滿當當的呀。若是以後遇到類似的朝會。總不能再有這等事兒吧?”

上次的大朝會的人太多了,朝殿不夠用,擠得滿滿當當,這令人印象深刻。秦朝確實需要一個大的朝殿。

象上次那般擁擠。一次可以,兩次也可以。三五次就有些不適當了,次數更多就更不合適了,秦朝太需要一個大朝殿。

“中宮做官署。臣計算過了,留有一成的富餘,以備不時之需。”範睢的目光很是深遠,道:“平定百越、擊破匈奴之後,這官吏會更多,留下一成富餘已經是最低了。”

秦朝統一中國後,要處理的積弊比起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多,多得多,因為面臨的事兒很大一部分都是千古積弊,需要的官吏必然不少。若是再把百越平定,匈奴擊破,官吏必然還會增加,預留一些官署是適當的處置。

“後殿用來貯存奏章、公務竹簡。”範睢解釋道。

在當時,大量使用竹簡,這太費事了。竹簡的容納量太小,佔地大,這需要一個巨型倉庫方能滿足需要。

“嗯,前殿、中宮就不必修改了,後殿要改下。”秦異人沉吟著道:“紙張已經研製得差不多了,要不了幾多時間,就能使用了。先在官府使用吧,這需要的倉廩就小很多。”

“當真?”紙張的好處誰個不知,哪個不曉?真要大量使用紙張的話,就方便多了,範睢他大是期待。

“千真萬確。”秦異人信心十足。

自從把造紙術交給清夫人後,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已經可以生產出實用的紙張,只是產量還無法跟上來。相信,要不了幾多時間,就能解決這問題。

“那就好,那就好。”範睢他們大喜。

“陛下,這官署得有個名,叫什麼好呢?”蒙武忙問道。

“嗯。”秦異人皺著眉頭沉吟。

“陛下,要不叫阿房宮。”蒙武忙道。

“阿房宮?”秦異人一聽這話,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阿房宮是秦朝殘暴,橫徵暴斂的象徵之一,是後人口水最集中的地兒之一,無數人因阿房宮在罵秦朝,罵秦始皇。

杜牧更是寫下《阿房宮賦》,罵秦始皇窮奢極侈,把秦始皇罵得體無完膚。

事實上,秦始皇修阿房宮並不是後人罵的那般,是秦始皇驕奢,而是用作辦公用。因為秦朝的疆域擴大,公務增多,原本的官署不夠用了,不得不修。

阿房宮的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卻並不是如後世傳言的那般,一把火燒三個月不熄。一把火燒三月不熄,這得多大?一座百萬人口的超級城市,能燒上三個月嗎?明顯不可能的。

這是後人詆譭秦始皇的罵詞罷了。

“阿房宮就阿房宮吧。”秦異人思索一陣,決定了,這新的宮殿就叫阿房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