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之地雖廣,然而,百越是以部落形式存在,小部落不過數百口眾,大部落不過數萬口眾,各自為戰,力量不能聚在一起。

再者,百越沒有先進的文明,沒有發達的科技,與秦朝比起來就天差地遠。這就導致了百越之地沒有精糧的武器,而秦軍擁有精良的裝備,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了。

更別說,百越沒有嚴明的號令,沒有戰陣之可言,只要一打起來,和匈奴、東胡一個樣,一擁而上,若是戰事不利,就沒有翻盤的機會。

百越軍隊遇到秦軍,哪裡是對手,不潰敗都不成,被秦軍殺得血流成河。

一開始,百越不知秦軍兵威,不把秦軍放在眼裡,等到秦軍發威,殺戮甚眾之後,百越終於知曉了秦軍的厲害,不由得大懼,震恐不已。

然而,秦軍的殺戮僅僅是開始。秦軍一透過五嶺,進入嶺南之後,就是分兵大殺。

百越軍隊裝備差,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更沒有先進的戰術與戰法,對秦軍造不成什麼威脅,沒必要把秦軍集中在一起。王翦適時分兵,把秦軍以萬人為一隊,四處進剿。

就算是這樣,百越軍隊仍是抵擋不住秦軍的攻勢,秦軍一路進展順利,如入無人之境。

秦軍不僅追到越族的居處地,還要漫山遍野的追殺。百越的情形與中原大為不同,屬於叢林地帶,在百越作戰就是一場叢林戰。為此,王翦專門挑選了相似的地形進行訓練,秦軍對叢林作戰一點也不陌生。

“這些該死的秦軍,他們怎麼如此善於鑽叢林?比起我們一點也不差呀。”

“真沒想到,這些秦軍在叢林裡跑得是如此之快。箭射得如此之準。原本以為這是我們的天堂,沒想到,這是秦軍的天堂。”

“秦軍太可怕了,砍殺起來犀利無比,騎射精通,還善於鑽叢林,他們還有什麼不會的?”

被秦軍追得走投無路的越族鬱悶得要死。

這些越族世代居住在嶺南之地,對嶺南的叢林極為熟悉,原本以為可以依仗此點與秦軍周旋。卻是沒有想到,秦軍也善於鑽叢林,無論他們逃到哪裡,都會被秦軍追上。

善鑽叢林是越族的看家本領,連這點都被秦軍比下去了。他們能不絕望嗎?

一旦被秦軍追上,死者十之**。

秦軍之所以要進行如此屠戮,就是要立威,要讓越人知道秦軍的兵威,不敢再生貳心。

楚國雖然名義上得到百越之地數百年了,卻是不能有效控制,這就令越人狂妄自大。以為中原人不過如此,唯有讓他們死傷甚眾,他們方能知道秦軍的兵威,方能不敢再生背叛之心。這屠戮是必須的。

秦軍這次進軍嶺南,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完全就是一邊倒的屠殺,秦軍所過之處。必然是一條血路。

就這樣,秦軍進展神速。很快就到了桂林一線,進行休整,恢復體力,補充軍械糧草,準備再戰。

歷史上,五十萬秦軍越過嶺南之後,打得非常順利。然而,打到桂林一線就再也打不動了,不是秦軍不善戰,而是因為秦軍的後勤補給不上了。當時,沒有修靈渠,秦軍的補給得從陸路,得從五嶺運來。

五嶺地勢險要,道路難行,要想補給五十萬大軍談何容易,秦軍沒有飯吃,沒有衣穿,士氣低落,要想打得順利那是天方夜譚。

為了此事,秦始皇兩次駕臨長沙,最後,還是史祿提出修建靈渠,用水運來解決秦軍的輜重。

如今,秦異人提前做好準備,修建了靈渠,設立了桂林大營,貯存了海量的輜重在桂林,不愁不夠用,只愁用不完。

秦軍在桂林一線稍事休整後,士氣更加高昂,戰意熾烈,再度踏上征程。

秦軍進入嶺南後,主要進行的是殺戮,很少有越族投降。然而,過了桂林一線,秦軍的殺戮就越來越少,因為在經過秦軍的大屠戮之後,越族害怕了,紛紛前來投降。

殺戮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罷了,為的是震恐越人的心,令他們知道秦軍的兵威,不敢再生出背叛之心。

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不必再大行殺戮,王翦適時下令,接受越族投降。得到可以投降訊息的越族是歡天喜地,比起大過年還要喜悅,因為終於可以活命了。

當然,也有一些大部族不知天高地厚,想要抵抗,結果卻是遭到秦軍的嚴厲攻擊,死傷無數,甚至有些部落被秦軍全部屠戮。

博格部是百越一個大部落,有口眾四五萬,其首領叫博格牙,是秦異人的老熟人。此人曾經參加掄材大典,還進入前十名。

此時的博格牙已經是博格部的首領了,他把手下召集到王帳中,衝手下道:“秦軍南下之事,你們已經知曉了。秦軍兵鋒甚銳,所過之處一片赤紅,這是越人的鮮血……”

他的話剛開個頭,只聽一片叫嚷聲響起,一眾手下吼道:“大人,下令吧,我們要為越人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