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列國來朝(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別的?”樂毅眉頭一擰,沉吟著道:“你是說有人大破胡人了?”
“爹,你還是那麼睿智!”樂間對自己老爹的睿智很是佩服,讚不絕口,卻是賣個關子道:“爹,你再猜猜,是誰大破胡人了?”
“秦國!”樂毅卻是眼中精光一閃,立時猜到了。
“爹,你是怎生猜到的?”樂間好一通驚訝。
他對樂毅的才智極為佩服,卻是沒有想到樂毅在如此短時間就猜到了。
“這不難猜。”樂毅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背後。道:“我還知道。秦國是在河套大破匈奴。對吧?”
“呀。”樂間一聲驚呼,一臉的難以置信,道:“爹,你得到訊息了?”
“為父要是連這等事兒都猜不到,何以治理燕國,伐齊呢?”樂毅極是自豪,道:“匈奴一直垂涎河套之地,以前是因為趙國強大。匈奴雖是能壓著趙國打,卻是不能佔居河套之地。如今,趙國已亡,秦國即將大舉東進,匈奴要是不趁此機會南下,那就不叫匈奴了。只是,匈奴也太小瞧華夏了,不論何時,抗擊異族華夏從未含糊過!過去沒有!眼下也不會!將來也不會!”
“爹,你真是太了得了!”樂間歡呼一聲。把手中的竹簡遞給樂毅,笑呵呵的道:“這是秦王命人寫的文章。盡述擊破匈奴的經過,已經傳遍天下了!”
樂毅接地手裡,展開一瞧,大是訝異,道:“秦異人掛帥?”
樂毅盤盤大才,也是沒有想到,統領秦軍北上的竟然是秦異人。秦異人雖然了得,畢竟年紀太輕,如此重擔壓在他肩上,是個人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秦王此舉用意有二:一是歷練秦異人,二是給秦異人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秦國得明君也!”樂毅是何等的才智,一眼便看穿了秦昭王的用意。
“爹,你是說秦王要……”樂間一臉的震驚。
“嗯。”樂毅重重點頭。
然後就是仰首向天,一聲長嘆,道:“秦得明君,天下將一統,然,樂毅垂垂老矣!”
xxxxxxxx
洛陽,周室王宮。周赧王身著破敗的王袍,頭戴一頂陳舊的王冠,正在陳鼎殿長吁短嘆。
陳鼎殿,是周天子陳放九鼎的地方。
九鼎,自從大禹鑄成以來,一直是華夏的聖器,歷代以得鼎為重,不得鼎不能算得天下。周武王伐商,得九鼎,把九鼎從朝歌運到鎬京,成為傳國重器。周平王東遷之時,又把九鼎從鎬京運到洛陽。
春秋戰國時代,“列國紛紛問鼎重”,列國都想一窺九鼎,更想據為己有,卻是不敢輕易付諸行動。
唯一付諸行動的只有秦武王了。他駕臨洛陽,本想把九鼎遷到咸陽。然而,他舉鼎折脛而死。自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問鼎重了,更別說遷鼎了。
即使如此,周赧王也是度日如年,深知周室之沒落,已經到了山窮水盡之時,還能存在幾多時日?
周赧王圍著九鼎轉悠,一臉的落寞。他雖名為天子,可是,放眼天下間,又有誰把他放在眼裡?不要說七大戰國不鳥他,就是同在洛陽的東周公和西周公也不把他放在眼裡,他這個天子真是窩囊。
整個洛陽,就是一座棺材,而他就是困在棺材中的活死人,這種感覺太難受了。
走了一陣,周赧王在雍鼎前停了下來,望著雍鼎上那一灘赤黑色的血跡,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道:“雍鼎有靈,當屬我大周,嬴蕩也敢妄窺聖器,罪該萬死!”
這灘血跡不是別人的,是秦武王的。當時,秦武王與人賽舉鼎,舉的就是雍鼎。因為秦國地處“雍州”,雍鼎就是雍州的象徵,秦武王自然是要舉雍鼎。
當日秦武王被雍鼎砸斷腿,鮮血噴在雍鼎上,周天子以為這是祥瑞之兆,不僅沒有清理這灘血跡,反而善加保護。是以,數十年過去了,這灘血跡仍在。
每當看到這灘血跡,周赧王的心情都會好起來,有九鼎這等聖器坐鎮,周室總不會亡吧?
“稟天子,三十萬秦軍北上河套之地,大破匈奴!眼下把匈奴殘部圍在陰山隘口中,匈奴的覆滅指日可待!”就在這時,一個內侍快步進來稟報。
“噗嗵!”周赧王被這訊息震驚得無以復加,一個沒站穩,一頭栽進雍鼎裡。
“天子!”內侍急聲驚呼。
“快,備上一份厚禮,遣使入秦,向秦國道賀!”周赧王顧不得爬起來,在雍鼎裡大聲吼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