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漢唐兩朝的成功是“正面教材”的話,那麼,宋朝的失敗就是“反面教材”了。說實話

,宋朝的經濟實力是中古代王朝中首屈一指的,遠遠超過了夢幻般的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王朝。然而,宋朝在軍事上卻是沒有什麼建樹,強大的經濟實力並沒有轉化為強大的軍事實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一個原因卻是眾所周知的,那就是宋朝缺馬,嚴重缺馬。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宋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推行“馬政”,卻是因為**滋生,沒有成功。河北路一共有十二個馬場,一年才有兩千四百匹可用之戰馬,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太嚴重了。

也正是因為宋朝沒有大量的戰馬,遇到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鐵騎時,就只有捱打的份。

最終,宋朝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亡於異族的王朝!

由此可見,戰馬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了,李斯提出用匈奴來牧養戰馬,是非常高明的見解,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為過。

“公子如此想的話,那就需要一個優良的牧場,河套之地土肥水美,天藍草青,正是優良的牧場。”韓非接過話頭,興許是因為激動,結巴好了許多,說話甚為連貫,極為難得了。

“沒錯!河套之地就是最好的牧場!”韓非一句話剛落音,眾人又是一通讚揚。

“公子,依我之見,不僅要……在河套牧……養戰馬,還……要在河套之地築……城。”韓非這結巴的老毛病著實讓人無語,適才一句話還算連貫,眼下又結巴上了。

“築城?”秦異人的眉頭一挑,盯著韓非問道:“為何要築城?”

黃石公他們眼中精光閃爍,打量著韓非。

“公子,築城之妙用有……二。”韓非依然結巴,道:“一是有城就能有依……託,二是有城才能控制匈……奴,使得匈奴不敢……不聽命。”

“好!採!”韓非的話剛落音,又是一片叫好喝采聲響起。

在河套之地築城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其作用有二:一是有了城池才能有依託,可以在這裡積蓄軍械糧草,牧養戰馬,為攻入漠北作好準備;二是有了城池才能控制住河套之地,若是連河套之地都控制不住,河套之地就不能成為戰略跳板。

歷史上,秦始皇命蒙恬收復河套之地後,就在這裡築城,就是要把河套之地打造成進攻漠北、控制大漠的戰略基地。只可惜,秦始皇死得太早了,秦朝很快就滅了,這一謀劃最後破產,沒能進行下去。

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收復河套之地後,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套之地築城。在當時,丞相公孫弘反對,主父偃與之辯難,連發十問,公孫弘無言以答。正是因為在河套之地修建了“朔方”城,漢朝在大漠中有了基地,為後來橫絕大漠,攻入漠北,準備好了條件,才有“單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傳奇。

韓非不愧是天才,早早就看出了築城的重要性,無論如何讚譽都不為過。

“歷史上,韓非枉死。這一次,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韓非再死了,一定要讓他死心塌地,為大秦效力!”秦異人在心裡暗暗告誡自己。

“嗯。”突然間,山下傳來匈奴陣陣歡呼聲。

“發生何事了?”秦異人眉頭一挑,大聲問道。

“稟公子,大事不好,匈奴放火燒山了。”孟昭快步而來,遠遠就衝秦異人稟報。

“燒山?不好!”黃石公、李牧他們一蹦而起,飛也似的衝了出去。

秦異人也衝出去,來到山巔一瞧,只見山腳下烈焰騰空,火勢大起。

“公子,快下令,全軍出擊吧!”李牧大聲嚷嚷。

“是呀,公子。”黃石公他們齊聲附和。

水火無情,這火勢已成,一旦燒上來,秦軍的營寨必然無法倖免。與其被匈奴逃走,不如此時果斷出擊,能殺幾多是幾多。

“沒事。”秦異人看在眼裡,卻是不當一回事。

“沒事?”黃石公急得額頭上直冒冷汗了,大聲叫嚷道:“公子,水火無情,這火勢已成,無法控制了。只要燒上來,營寨必然不能倖免。沒有了營寨,匈奴要逃,難以阻止呀。不如趁這火頭剛起之時,全軍出擊,大殺一通。”

“是呀。”李牧他們齊聲附和。

“不就放個火,燒個山嗎?這能難住本公子?”秦異人卻是一點也不急。

這牛吹大了吧?儘管黃石公他們對秦異人很是信任,此時也不再相信他們。

“傳令。把營寨前的樹木全部砍倒。嗯,要砍出十來裡就成了。”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

不就一個山林防火嘛,這要是能難住秦異人了,還配做現代人?

一個隔離帶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