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一片驚呼聲響起,出自範睢、尉繚、蒙武和蔡澤之口,個個張大了嘴巴,一臉的難以置信。

樂毅不僅才智不凡,望重天下,還是一個令人敬重的長者,乍聞他的死訊,眾人不得不震驚。

“哎!”範睢長嘆一聲,一臉的落寞。

範睢比起樂毅的年紀要小,勉強算得上是同一代人,白起死了,樂毅又死了,範睢同時代的人更少了,他難免落寞。

“都坐吧。”秦異人招呼眾人坐下,道:“先生辭世之際,叮囑寡人,先固根,緩圖楚,你們以為如何?”

“先生真是高義,辭世也不忘天下呀。”範睢慨然一嘆。

眾人齊齊點頭,大為贊成這話。

樂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是沒有忘記天下,仍是在叮囑秦異人,為秦國出謀劃策,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為過。

“先生高見,臣贊成。”率先贊同的並不是範睢、黃石公和尉繚,而是蒙武。

在往昔裡,蒙武往往是最後一個發言,而且還多有與人相異處,今日卻是率先贊成。這令秦異人有些詫異,瞄著蒙武,問道:“蒙武,何以見得?”

“君上,你想呀,大秦銳士東進,兩載而滅韓魏齊三國,這是何等之速也?”蒙武頭一昂,胸一挺。很是自豪,道:“這都是大秦銳士善戰,上將軍善謀之功也。然,滅國太速,也有不少問題。一是大秦所拓之地太多。極需要治理,這就需要時間。”

“嗯。”眾人齊齊點頭,大為贊成這說法。

秦國在兩年裡滅掉韓魏齊三國,秦國的版土一下子就擴大一倍,口眾急劇增加,這極需要治理。若是不能治理得好的話,不僅不能使用韓魏齊三地之力。還會出大問題,甚出會發生動亂。

“二是大秦拓地廣,需要駐守的銳士也就多了。攻滅韓魏齊三國後,大秦需分兵二十萬駐守。上將軍帶去山東的大秦銳士。能用於伐楚者,不過十萬。也就是說,眼下的大秦之軍遠遠不夠用了,還要再練新軍。”蒙武眼中精光閃閃。

這話同樣很有道理。秦國的土地更廣了,城池更多了。然而,問題也來了,駐守各處的軍隊也就需要得更多了。

要知道,韓魏齊三國雖滅,還有不少殘餘勢力,各國的王公貴族、世家豪強,還在當地,若是不能駐守足夠的軍隊進行威懾的話,他們一定會起而造反,會令這三地動盪不安。

眼下的秦國,還騰不出手來對付這些貴族遺老,而是要以掃滅列國為務。對付這些殘餘勢力,要等到掃滅列國之後去了。

韓魏齊三地很是廣闊,比起原先的秦國還要大,用二十萬大軍來駐守,這是最低數目了。如此一來,秦國的軍隊就不夠用了,若是眼下對楚國用兵,要滅楚的話,秦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先固根,把韓魏齊三國之地治理好,收拾好民心,訓練出新軍,再來滅楚,就好辦多了。這就是樂毅辭世前叮囑秦異人“先固要,緩圖楚”的高明處。

“蒙將軍所言極是,臣等贊成。”範睢他們紛紛表態。

“嗯。”秦異人重重點頭,道:“楚國落後,而又為世家大族把持,就算楚國知道大秦一定會滅楚,楚國也難有所改變。就算改變,也難以提升其實力,無法與大秦抗衡,是以,暫緩滅楚也無不可。”

楚國是七大戰國裡面最落後的一個,空有廣闊的土地城池、眾多的人口,卻是沒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實力。別的不說,就說軍事,到了戰國時代,楚國還在用春秋時的車戰。戰國時代,戰車已經為騎兵取得了,而楚國還在大量使用戰車,太讓人無語了。

更別說,楚國的朝政為世家大族把持,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會拒絕改變,這就是吳起、屈原在楚國變法失敗的原委所在。

是以,暫緩滅楚,對秦國不會有什麼不利,反而很有利。秦國完全可以在滅楚之前,全力“消化”韓魏齊三國,若是治理成功的話,秦國的實力將會空前強大。

“君上聖明!”範睢他們齊聲讚揚。

眼下,秦國追求的統一偉業進展順利,山東六國已經被秦國滅了四個,只剩下楚國和燕國了,可以說是形勢大好,只需再加把勁,就能把這兩個也給滅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秦異人能做出暫緩圖楚的決定,的確是令人欽佩。

滅掉楚國這個版圖最為廣闊的戰國,完成一統偉業,誰個不想?可以說是天大的誘惑當前,秦異人不為所動,這太難得了。

“君上,齊地新下,急需派人前去治理,還請君上擇人。”範睢提醒道。

“丞相以為何人可使?”秦異人把在座諸人一瞧,有些難辦。

“這……”範睢想來想去,也是想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王綰、李斯、范增、蔡澤都可以,問題是,他們都有事,脫不開身。

“人才呀,還是太少。”秦異人嘆息一聲,道:“寡人看,這事兒只能黃石走一趟了。長史之事,就由尉繚暫代。”

黃石公不僅精通兵道,還有政才,派他前去很是合適,眾人沒有異議。

“諾。”黃石公也沒有推辭,欣然領命。

“田建押赴咸陽,後勝就地斬首,以他的頭顱收齊地民心。”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

後勝是個奸臣,絕不能放過他,把他就地斬首,真的能收得齊地民心,這是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