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有理。”這些村民是勤勞之人,認可了這種說法。

“按照秦法,男子成年之後,就得分家另住,違者,當罪。”執法吏再道。

“哪有這樣的事兒?”一片驚呼聲響起。

“這真是虎狼之法呀,如此狠辣。”有一個年歲不小的村民大聲吆喝,一臉的不憤。

“這位老哥,要是我沒看錯的話,你家裡一定人很多吧?”執法吏打量著這位吆喝得最大聲的村民問道。

“是呀。咦,你怎生知道?”這個村民大是不解。

“要是你家裡人不多,你斷不會吆喝得如此起勁,臉紅脖子粗的。”執法吏笑著道:“敢問老哥,你家幾口人,幾間屋?”

“我家一共七口人,三間屋。”這個村民老老實實回答。

“七口之家一共三間屋,一間是灶下兼作雜貨間,另外兩間是睡覺用的,對吧?”執法吏問道。

“是呀。你問這做甚呢?”村民有些不解了。

“老哥,你能說說你家有些什麼人嗎?”執法吏沒有回答問題,而是再問道。

“我與老伴,還有大兒子二兒子兩個媳婦,還有一個閨女。”村民老實回答。

“老哥,到了晚上,你與你老伴親熱,你兩個兒子與兩個兒媳親熱,你們這動靜夠大的啊。你們就不怕這會讓你們的閨女難堪嗎?”執法吏臉上泛著笑容。

“哈哈!”一片轟然大笑,一眾村民笑得是前仰後合。

“這……”這個村民的臉刷的一下就紅了,賽過了雞冠。

一家七口人,三個兩口子,再加一個閨女,擠在一起,這晚上夠熱鬧的,你親熱,我親熱,他親熱,絕對夠讓閨女鬧心的。

“要是分家另過,會有這種鬧心事兒嗎?”執法吏再問一句。

這個村民張大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老哥,你是覺得分家過好呢,還是在一起好?”執法吏步步緊逼。

“分家好,分家好。”這個村民遲疑了半天,還是不得不承認,分家有好處。

這是商鞅“移風易俗”中的一策,既可以改變風氣,還可以增加人口,有利於秦國在大爭之世中爭霸。

“男子加冠,女子及笄,必須成親,違者,罪。”執法吏又來了一條讓村民驚訝的律法。

“這個,大人,這又是何據呀?”見識了秦法的不近人情處,一眾村民不再驚呼了,村長試探著問道。

“老哥,瞧你年歲不小了,有兒有女了吧?”執法吏反問一句。

“有一子一女呢,尚未成親。”村長忙道。

“老哥,你想不想抱孫子?”執法吏問道。

“想!怎能不想呢?弄孫為樂,呵呵。”村子笑得很是歡暢,又是遺憾的搖搖頭。

“那你趕緊讓他們成親呀。”執法吏一揮手。

這一不近人情的秦法沒人再反對了。到了眼下這份上,有好幾條不近人情的律法,到了最後,執法吏卻是佔了理,村民不得不信服。

就這樣,執法吏一條一條的解釋秦法,其中有不少是不近人情的,他一說,村民就是一陣驚訝,經過執法吏解釋後,村民不得不信服。

特別是連坐法,村民一臉的驚恐,如同見到惡魔似的。

連坐法是秦法中最為苛暴的一條,令人生畏,就是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人們一提起也是心中生凜,要齊人不怕都不成。

“你們都是老老實實的莊稼人,平生就是侍弄莊稼,又不作奸犯科,你們何懼連坐?”執法吏一聲反問。

“這……好象,似乎,可能也有道理呀。”村民仔細想想,這也在理。

對於這些老實巴交的莊稼人來說,他們又不會作奸犯科,連坐法又治不了他們的罪,用得著害怕嗎?

其實,連坐法是令山東世家豪強最為恐懼的秦法,因為一人犯罪,全家抵罪,這令那些世家豪強恨得要命。比如楚霸王項羽的項氏,因此而送命者多達數百人,只有項梁、項羽、項伯、項莊他們逃掉了,其餘的項氏子弟被秦始皇殺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