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滅亡的訊息象風一般傳遍天下,又引起不少人議論。

燕國都城,薊城,燕國王宮。

燕王僖正與一眾大臣飲宴作樂,得到齊國滅亡的訊息,燕王僖端起酒爵,喜滋滋的衝群臣,道:“來,諸卿,共飲此爵。齊國是大燕的生死之敵,昔年,樂毅伐齊,幾致成功,最終卻是功虧一簣,惜乎哉。如今,齊國終於滅亡,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齊國也有今日,罪該應得也!”

燕國一直很弱小,沒少受齊國的欺負。諸如,兩國爭水,齊國在上游築起堤壩,不給燕國放水。哪裡想得到,堤壩竟然垮了,致使洪水湧向燕國境內,淹死數萬人。按理說,齊國理虧,燕國佔理的事兒,結果卻是燕國還不得不遣使向齊國賠罪,因為齊國強大,燕國惹不起來。

還有,齊國趁著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出兵燕國,想要吞併燕國,雖然最終沒能成功,卻是使得燕國更弱。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燕國的奇恥大辱,燕人最恨齊國,乍聞齊國滅亡的訊息,燕王僖能不歡喜嗎?

“好!滅得好!齊國之滅,天理昭昭是也!”一眾大臣也是歡喜難言,舉起酒爵,一飲而盡。

燕王僖飲幹爵中酒,道:“秦國建此大功,代大燕復仇,大燕不能不賀。嗯,遣一使攜重禮入咸陽,向秦帝道賀吧。”

“君上,不可,萬萬不可。”有大臣忙阻止,道:“雖說齊國可恨,然而齊地富饒,秦國得到齊地。更加富強,其勢更熾,若是要攻燕的話,大燕如何應對?”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秦國滅掉齊國後,得到齊地的漁鹽之利,這會讓原就很富強的秦國更加富饒,實力更加強大,一旦對燕國用兵的話。燕國沒法抵擋。

“是呀,君上。”一片附和聲響起。

山東六國,已被秦國滅掉四個了,只剩下楚國和燕國了,不用想也知道。秦國會對這兩國用兵,這事不得不慮了。

“這……”燕王僖擰著眉頭,沉吟一陣,道:“沒事,大燕不是還有遼東嗎?一旦情勢不利,大燕就往遼東撤,不用怕。這遣使慶賀還是要做的。大燕勢弱,不得不如此。”

就這樣,燕國在明知秦國要對燕國動手的情形下,還不得不遣使入咸陽道賀。

XXXXXX

楚國都城。郢,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圖前,一雙眼睛死盯著地圖,眉頭緊擰著。憂心忡忡。

楚考烈王是個玩樂主,一有空就要與群臣痛飲。今兒沒有飲宴,堪稱一奇了。他之所以沒有飲宴,那是因為他沒有興致,因為秦齊聯兵伐楚,這令他憂慮不已。

在得到秦異人親征的訊息後,楚考烈王就認定秦國這次不是要滅齊,而是要伐楚。光是一個秦國就夠讓楚國受的了,再有一個齊國,那麼,楚國前景堪憂啊,楚國還能不能再存在,誰也說不清楚,他不得不憂慮。

楚考烈王召集君臣,商議如何應對,卻是沒人有辦法。就是他很是倚重的項燕,除了提出出兵應戰的辦法外,再也沒有好辦法。

若秦齊兩國真的聯手,從東、西兩個方向打過來,這會極大的壓縮楚國的戰略空間,讓楚國窮於應付。集中全力先打齊國嘛,這會給秦國良機,秦軍一定會長驅直入,深入楚國腹地,等到楚國解決了齊國之後,楚國已經佔領了大片大片的楚國土地城池。

先集中兵力對付秦國,楚國一定打不過秦國,一定會敗軍覆師,其結果一定是丟土失地。再者,還會給齊國以可乘之機,令齊國佔領不少土地城池。

派兵同時對付兩國,那更加不行了。以秦軍之善戰,就算楚國集中全力,也沒有勝算,更何況分兵了。

就這樣,商議來商議去,都沒有好辦法,楚考烈王唯有在宮中盯著地圖生悶氣的份。

李園和春申君侍立在側,大氣也不敢出。

“君上,君上……”一個內侍急匆匆的衝進來,遠遠就叫嚷開了。

“什麼事?可是秦國發兵攻楚了?”楚考烈王霍然轉身,一雙眼睛瞪得滾圓,一臉的駭然之色,臉色發白,身子發抖。

對於楚考烈王來說,他眼下最怕的就是秦國發兵攻楚,那意味著楚國很可能會滅亡。

“……大喜事,大喜事!”內侍滿面紅光,歡喜難言,跑起來象在飛。

“喜事?何來喜事?大楚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這還能有喜事嗎?”楚考烈王把內侍的叫嚷聽在耳裡,如同在聽天方夜譚似的,壓根兒就不相信。

依他想來,楚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能存在幾多時間都不知道,哪能有喜事。

“喜從何來?”春申君忙問道,脖子伸得比長頸鹿還要長,一臉的期盼。

“齊國滅了,齊國滅了呀。”內侍急吼吼的嚷起來,扯起嗓子放聲高歌:“秦國並不是要攻大楚,而是滅齊呀,這能不是喜事嗎?”

“滅齊?”一片驚呼聲響起,出自楚考列烈王和李園、春申君之口。

“噌。”楚考烈王敏捷如同猿猴,一蹦而前,一把揪住內侍衣襟,使勁搖晃,大吼道:“當真?你沒說謊?”

“君上,如此大事,我能說謊嗎?”內侍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