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誰領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名師也需要良徒,象韓非這樣資質不凡的學生在哪裡去找?要是出了問題,荀子會後悔終生的。
“你不能平心靜氣,聽我一席話這總成吧?”公孫龍子算是被荀子打敗了,只得解釋,道:“你也不想想,韓非好好端的,在上書房奔走,從無過失,君上也很讚賞他,為何韓非突然之間就成這樣了?”
“呃。”公孫龍子說得不錯,荀子真的是關心則亂,他太關心韓非的安危了,沒有細細深思,一聽這話,不由得一愣。
“韓非所為者,救韓也!”公孫龍子接著解釋:“韓非身為韓國公子,這是他的磨難,是他的不幸。以韓非之才,他要取高位只是時間問題,區區苟延殘喘的弱韓,豈能束縛得住他?”
公孫龍子的話很有道理,韓非是中國歷史上不世出的天才,他要取高位,只是時間罷了,只需要他長大,再成熟些。王侯將相任由他取。
再加上秦異人對韓非特別讚賞,格外照顧,重用於秦是必然之事,他犯不著為了一個快要滅亡的韓國而開罪秦異人,而葬送大好前程。
“可是,他是韓國公子,他可以拋棄在韓國的功名富貴,卻無法割捨身上流淌著的韓國血脈。”公孫龍子話鋒一轉,道:“不論韓非走到哪裡。不論韓非取得多高的高位,他都是韓國公子,他不能捨棄祖宗。與其說韓非是在救韓,還不如說韓非是在盡孝,為了祖宗的陵墓、祖廟而努力。若韓非不盡力的話。他就是背棄祖宗、令人不齒的畜牲。”
公孫龍子不愧是學術界的泰斗級人物,把韓非的心態剖析得很是精準。
不管怎麼說,韓非與韓國有著相同的血脈,與韓王有著相同的祖先,他必須要為救韓盡一份心力。若不如此,他就是背棄了祖宗,就成了為人不齒的畜牲。
一個人可以不要功名富貴。卻不能不要祖宗!
歷史上,韓非明知道韓國不可能再存在,秦國滅韓是必然之事,卻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為救韓國而努力,最終引來殺身之禍,原委就在這裡。
韓非他很清楚,他不可能救得了韓國。但他必須盡力。
“原來如此。”荀子也是個明白人,只是關心則亂。太過關心韓非的安危了,這才沒有想到,經過公孫龍子的點醒,就明白過來了。
“李斯要君上治韓非無行之罪,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公孫龍子再度解釋,道:“韓非雖是不得不盡力,然而,他畢竟是要壞秦國的大事,這可是死罪呀。無行之罪,重則關上一年半載的,輕則訓斥一番了事。”
“李斯,為師錯怪你了。”荀子明白過來,立時向李斯致歉。
“不敢!”李斯忙道。
“可是,那也不能把韓非發去西域呀,那是苦寒不毛之地,韓非會吃很多苦頭的。”荀子依然不是很滿意。
“老師,這是君上的一番好意。”李斯解釋一句,道:“韓非要為韓國盡力,韓國一日不亡,一日不休,長此以往,必生出禍端。即使君上不追究,難免朝臣有物議,到時君上再不願意,也不得重懲韓非,甚至於殺死。”
“這……”荀子總算明白過了,嘆息一聲道:“君上的確是美意。把韓非發配到西域去,那裡交通不便,道路阻塞,韓非鬧得再厲害,也沒幾人知曉。過得數年,再把韓非召回來便是。我錯怪君上了,我錯怪君上了。”
秦異人的確是要保全韓非,象韓非這樣的天才,若是殺掉了,太可惜了。發配到西域去,不就是吃點兒苦嗎?這與丟掉性命比起來,不算個事。
就這樣,韓非被以最快的速度押出咸陽,送去西域。並且,秦異人給蒙驁下旨,要對韓非嚴加看管,不准他有隻言片字入關。
這也是對韓非的保全,就是要把韓非的影響限制在最小範圍內,將來好用他。可以想象一下,若是不如此處置,任由韓非去鬧,說不定他的話就會傳入咸陽,到時秦異人想要用他,也會有人以此來反對。雖然不一定能阻止得了秦異人,卻是不必要的麻煩。
韓非這事算是過去了,不過,又有一件事擺到秦異人案頭了,需要他立時拿主意。
“君上,大軍已經調集完畢,糧草軍械齊備,只差一員領軍大將了,還請君上派一員大將。”範睢衝秦異人道。
眼下,三十萬秦軍已經調到洛陽大營了,只等領兵大將到來,就可以滅韓了。
秦異人的目光落在王翦身上,道:“王翦,若是上將軍領軍,你可願副之?”
“啊!”一片驚呼聲響起,個個眼裡一片驚訝之色。
“君上,上將軍病勢極沉,難以再上戰場呀。”範睢忙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