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伏屍萬里(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場屠殺,不,應該說是一場自相殘殺。
王翦的決斷非常正確,秦軍只是充當了一個牧羊人的角色,把聯軍朝中間驅趕,聯軍就象海潮般湧在一起,要想不自相殘殺,要想不死傷慘重都不成。
另外,秦軍只需要看好外圍,把那些漏網之魚趕回去便成。
這場自相殘殺整整持續了三日三夜,方才平息下來。
在這三日三夜裡,秦軍是異常輕鬆,不用上去拼命,只需要看著便成,哪裡有漏網之魚秦軍便去追殺一通;哪裡的自相殘殺不夠兇狠,秦軍再趕一批過去就成了。
就這般,聯軍越殺越少,到最後,倖存者不過七八萬人了。
秦軍是哀兵,無不願死戰,眼睜睜看著聯軍自相殘殺,他們恨不得衝上去殺個痛快。然而,王翦傳下號令,不準秦軍上去砍殺,這可把秦軍銳士給憋壞了,對於“聞戰則喜”的秦軍來說,如同老貓枕著鹹魚睡覺,那實在是令人難受。
秦軍銳士再三請命,無奈王翦就是不鬆口,並且嚴厲喝斥那些請命的將領,費了老大功夫,這才把秦軍穩住。
王翦的處置是對的,因為聯軍被秦軍殺死也是死,自相殘殺還是死,反正都是死,何必一定要秦軍去殺呢?
戰陣之中,刀槍無眼,秦軍再善戰,聯軍再混亂,若是秦軍去砍殺的話,秦軍的傷亡必然會有,這就是不必要的代價,沒必要付出。
直到聯軍倖存者不過七八萬人了,王翦這才下令不再驅趕,聯軍終於不必再自相殘殺,可以活命了。
雖然秦軍令人生畏。在聯軍眼中是“虎狼”,他們仍是歡天喜地,大聲歡呼:“大秦萬歲!大秦萬歲!”
好死不如賴活著,能活下來就不錯了,哪能奢望更高的要求。哪怕是為秦國做奴,這些倖存的聯軍一千個一萬個肯。
“信陵君呢?”王翦騎在戰馬上,大聲問道。
“稟將軍,信陵君逃了。”有秦將回答。
“逃了?”王翦一愣,頗為不悅。
信陵君是聯軍的縱約長。抓住他是無上美事,竟然被他逃了,這著實令王翦不爽。
“將軍,信陵君一見情形不對,立時開逃。我們沒有追上。”秦將忙解釋一句。
秦將小心翼翼,生怕王翦生氣。
“哈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王翦竟然放聲大笑,笑得眼淚花花的,差點從馬背上栽下來。
一眾秦將不明所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的迷糊。
信陵君逃走了這是壞事,應當生氣才對,王翦竟然在笑。瞧他那模樣兒,還是笑得特別歡暢,彷彿有天大的喜事似的,眾將要不糊塗都不成。
“將軍。為何發笑?”有秦將實在是忍不住了,忙問道。
“我在笑山東盡多信陵君這等無膽無識的鼠輩。我在笑山東有楚王這樣糊塗的國君,山東焉得不敗!”王翦臉一肅,沉聲道。
這話很有道理,讓人大為贊成。
上次,信陵君殺了晉鄙,奪得二十萬魏軍,卻被秦異人伏擊了。一入秦軍埋伏,信陵君見勢不對,立時逃走,雖然逃得一命,卻是奪了二十萬魏軍。
如今,相似的歷史再度重演,信陵君率領五十五萬聯軍,氣勢洶洶而來,被王翦所阻,眼見情勢不對,他又逃了。
這兩次逃走,何其相似!
若信陵君有膽識的話,他應當臨危不亂,應當指揮軍隊應戰。那樣的話,即使戰敗,卻體面得多了,那才不愧“賢公子”的美名。
他倒好,一見情形不對,立時逃走,還有比他更沒臉沒皮的人嗎?
更讓人無語的是,信陵君明明有逃跑的劣跡,楚考烈王竟然把他當作寶了,把縱約長給他,要聯軍不敗都不成。
山東盡多楚考烈王這樣無智無識的國君,能不被秦軍壓著打嗎?
“將軍,要不我們再派人去追?”有秦將忙道。
“追?何必追他?追他是太高看他了。”王翦一臉的不屑,譏嘲道:“一個只顧著逃跑的公子哥,還能做得出什麼呢?”
這話很有道理,象信陵君這樣只顧著自己小命,一看情形不對,立時逃走的公子哥,他能做什麼?什麼也做不了。
“魯仲連呢?”王翦再問道。
魯仲連一直是反秦的鐵桿,是反秦的一面旗幟,若是能把他抓住的話,這也是一件美事。
“逃了。和信陵君一樣,一見情形不對,立時開溜,逃得那叫一個快,比起兔子還要快,我們都沒能追上。”有秦將立時回答。
“不愧是‘千里駒’嘛,逃得夠快的。”王翦譏嘲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