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艱難的進展(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中,秦國工地上,不斷有從全國各地趕來的丁壯,這人越來越多,幹活的場面是越來越紅火。秦人就奉公,關中大災,只要是秦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會動搖秦國的國,是以,秦人無不是拼命的幹活。
再得到秦異人親自上陣,還有王后、王妃也來升火做飯的訊息,這對秦人的激勵作用是難以估量的,無不是一分力氣當作十分使,十分力氣當作百分使,這效率就高了。
秦異人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對質樸勤勞的秦人是讚不絕口。
“後世那些罵秦人是虎狼,殘暴不仁的讀書人要是看見眼前情形,他們又會作何想?”秦異人想到秦朝的千古罵名,不由得大是感慨。
很快的,有一個好訊息傳來,那就是李冰來了。李冰率領一隊水工從蜀中趕來,為了早日趕到關中,他們很少歇息,趕到關中時已經瘦了一大圈,看得秦異人大是肉疼。
李冰是絕世水工,是秦國的寶貝,要是有什麼問題,那就是天大的損失。
秦異人向李冰詳細詢問了巴蜀的情形,李冰一一細說,聽得秦異人眉花眼笑,大是歡喜。巴蜀之地往昔裡是險山惡水,如今已成富饒之地,會是秦國的糧倉,可以預計得到,在不久的將來,進行滅國大戰時,巴蜀將具有異常重要的地位。
有了李冰帶來的水工加入,這修渠的技術問題就得到解決了,在水工的指點下進行修渠,進展順利了許多。
沒過多久,王綰趕到了關中,他率領數萬巴蜀丁壯。這對於急需要人力的關中水渠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這令秦異人大是歡喜。
這些巴蜀子弟特別有幹勁,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巴蜀才剛剛修成都江堰,這修渠之事他們挺拿手,絕不能被人比下去了,無不是拼命的幹活。
當然,巴蜀子弟特別喜歡吹噓,吹噓都江堰的好處。說得神乎其神,這令關中的秦人大是豔慕,一個勁的說一定不能讓都江堰專美於前,要把眼下這條水渠修得比都江堰還要好,要讓關中旱澇保收。
秦異人把王綰叫到一邊問道:“王綰。要你輔助李二郎處理政務,你怎生回關中了?”
“君上,您有所不知,李二郎治水興許不如其父,若說到處理政務,卻是一把好手,其父遠遠不及他。有他在。巴蜀不會有事,臣沒必要再留巴蜀,眼下要大修水渠,不是急需要人手嗎?臣這就趕回來了。”王綰臉上泛著笑容。向秦異人說明。
王綰在創新上不如李斯,但是其人精明幹練,尤其是性格穩重,若是李二郎的政才不行的話。他斷不會如此說話。
秦異人大喜,笑道:“既然如此的話。你就襄助李斯吧。”
眼下要大治水渠,不僅僅需要丁壯,還需要能夠管理指揮的人才,王綰歸來是天大的好事兒,有他襄助李斯的話,這管理事務就會更好。
“君上,你莫要看李二郎年歲不大,眼光著實了得呢。”王綰衝秦異人道。
“哦,何出此言?”秦異人有些詫異。
“君上,這是李二郎的奏章,你一瞧便知。”王綰取出一張羊皮紙,呈給秦異人。
秦異人接過一瞧,眼睛猛的瞪圓了,一拍額頭,大聲讚道:“果是了得,果是了得!嗯,這事兒朝中都忽略了,李二郎卻是首倡其議,不錯!不錯!他這太守的確是做得!”
李二郎在奏章中就說了一件事,要求秦國在巴蜀之地練水師,以備將來保護巴蜀糧草向東運輸。
巴蜀之地地處楚國上游,若要把巴蜀的糧草從蜀中運出去,供秦軍使用,那麼就需要透過長江運輸。而在當時,楚國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水軍,至於秦國,卻還沒有水軍。若是眼下不提前開始訓練水軍的話,到了要運糧之時,就沒有保護力量,很可能被楚國的水軍殲滅。真要如此的話,即使巴蜀擁有再多的糧草,也是沒用。
李二郎這眼光不錯,看得明白,要秦異人不讚賞都不成。
秦異人當即傳旨,把範睢、白起、王翦、蒙武、黃石公、尉繚、李斯、韓非、王綰、蔡澤、李冰和鄭國召集在一起,商議這水軍之師。
之所以要李冰和鄭國也來參加,是因為他們是絕世水工,只要與水有關的事兒,他們都有發言權。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秦國地處西方,屬於內陸國,是陸地之雄,說到水軍,那是一點兒經驗也沒有,聽聽他們的意見很有必要。
“這個李二郎年歲不大,這眼光著實了得。”範睢大為讚賞,衝李冰笑道:“恭喜李大人有此佳兒。”
“呵呵!”作為父親,李冰沒有理由不喜歡,發出一陣暢笑聲,鼻子眼睛擠作一團了。
“訓練水軍這事要提前做起來,這點沒有異議。問題是,這要誰來做呢?”秦異人的眉頭緊擰著,目光從白起、王翦、蒙武身上掠過。
白起和王翦有“戰神”之稱,是不世出的軍事奇才,那是指他們在陸地上作戰,而不是指水軍。說到水軍,他們也是一竅不通,要找到一個訓練水軍的將領,還真是不容易。
“這……”範睢他們眉頭緊擰著,卻是無言以答。
他們想來想去,也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水軍將領必須要精通水戰,遍觀秦國所有將領中,就沒有一人符合。要是說找精通陸戰的將領,秦國多的是。
“君上,這事由李二郎提出,何不令他上一篇訓練水軍的奏章,若是有可取之處,就可以命他為將。若是無可取之處,不如張榜招賢。”王綰想了想,出主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