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者無先後,能者為師,李斯,我雖是你的先生,可也未必事事比你強,你有什麼見解儘管說來。”荀子卻是一點也不動怒,反而滿臉微笑,激勵李斯。

“是呀。”公孫龍子品行極好之人,也來激勵道:“長者未必能,幼者未必不能,李斯,有話你儘管說。”

“二位先生說得不錯,李斯,你有話就說。”秦異人微一點頭,道:“大秦朝堂上,歷來就是暢所欲言,即使說錯了,也沒什麼。”

“既如此,臣就放肆一回了。”李斯得到秦異人、荀子、公孫龍子三人的激勵,大是振奮,頭一昂,胸一挺,道:“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里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

“這不是《諫逐客書》嗎?”秦異人的下巴差點砸腫了腳面,眼珠子差點瞪掉了。

《諫逐客書》千古名篇,不僅是一篇上佳章,更是具有巨大的歷史貢獻,正是因為這篇章,秦始皇這才果斷的終止了逐客之事,進行補救,總算沒有釀成大禍。

如今。秦異人就沒有逐客之想,只是在利用這事做章,想多招攬些人才,順便除去那些不甘心的宗室子弟罷了。卻是沒有想到,在這時節。李斯還是把這名篇寫出來了。

“難道冥冥中自有天意?”秦異人很是驚訝。

“好章!好章!”朝堂上一片叫好聲響起,如同雷鳴似的。

“……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李斯一路念下來。人人喝采,唸到指責這一段,就引來一片非議聲。

“過了,過了。太過了。君上就未有此意,這都是宗室子弟有非份之念者所為。”一眾大臣維護秦異人。

秦異人揮手阻止秦異人議論,道:“這是做章嘛,有些誇大是應該的。李斯。接著說。”

“諾。”秦異人連這樣的指責之句都沒有生氣,這令李斯大是振奮。聲調有些高,接著念往下念,很快就到了結尾:“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好!採!”

“好!採!”

一陣接一陣的叫好喝采聲如同炸雷似的,人人臉上泛著如醉醇酒的神色,更有人搖頭晃腦,大聲吟詠起來。

“怎麼樣?”秦異人問道。

“如此佳,千古名篇是也!自愧不如,自愧不如。”荀子甘拜下風。

“雖說被一個後生比下去了,我公孫龍子還不會厚著臉皮硬要充好。李斯,了得,了得!”公孫龍子也是讚不絕口。

“好!就把李斯的章傳遍天下,令天人都知道,大秦是愛才的!”秦異人很快就有了決斷了。

“君上大氣魄,臣等佩服!”一眾大臣齊齊躬身,頌揚秦異人。

李斯這篇章雖是了得,是好章,卻是有些指責秦異人,秦異人竟然要傳遍天下,這份氣度氣魄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為過。

若是換個人的話,一定會秘密此事,斷不會傳出來,更別說傳遍天下了。

“謝君上不罪之恩!”李斯最是感慨,他這章絕對是好,就是有些不敬,秦異人如此處置,誰都得服氣。

“李斯寫得如此好章,寡人也來獻醜一回,就幾句話: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馬或有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列國吏民茂才使絕國者,皆可入秦。”秦異人眉頭一挑道。

“……”秦異人這幾句話非常不錯,很有氣魄,然而,他說完之後,整個朝堂靜悄悄的,沒人說話。

“怎麼了?你們這是……難道寡人這話不好?”秦異人大是詫異。

“好!採!”突然間,一眾大臣振奮難言,個個扯起嗓子大吼,紅光滿面,激動不已。

“嗚嗚!”範睢更是哭了,抹著眼淚,道:“臣昔年被魏齊陷害,受盡凌辱,不堪為臣,先王卻是重用臣,臣實是奔踶之馬負俗之士也。”

“不獨丞相是如此,我等山東之士,誰個不如是呢?”一眾來自山東之地的大臣個個眼淚汪汪的,激動不已。

他們在山東之地沒有出頭之日,沒有用武之地,這才不得不入秦,正應了秦異人“馬或有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的話,要他們不激動都不成。

李斯和秦異人的章很快傳遍天下,引來一片讚譽,山東士子紛紛入秦,絡繹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