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秦軍在秦異人的率領下,以最快的速度朝王都洛陽趕去。

秦軍將士滿臉的歡喜,個個如同大過年似的,不因為別的,只是因為他們要完成一件壯舉:滅周!

周室雖然弱小,衰敗不堪,畢竟是天子,佔了大義,佔了名份,是正統,是天下共主。周室即將在秦軍手中終結,這對於參與此戰的秦軍將士們來說,是無上榮耀,是他們這輩子做的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

終結一個王朝,光是想想就讓人歡喜無已,更別說還是親身參與,這太激動人心了,將士們一路行來,壓根兒就不覺得累,只覺這行軍是異常輕鬆愉快之事。

依他們的心情,恨不得生出一對翅膀,立時飛到洛陽去。

是以,秦軍的行軍速度異常快捷,一天可以趕兩天的路。

“喜事總是那麼振奮人心,這滅周的壯舉讓兄弟們心情激動,這趕路也不覺得累了。”秦異人騎在駿馬上,打量著快速前進的秦軍,不由得大是感慨。

“是呀。”司馬梗重重點頭,大聲附和,道:“這恐怕是大秦歷史上,不,興許是戰國曆史上,最為輕鬆的行軍了。”

“不,司馬將軍,你說得不夠。”黃石公補充一句,道:“這應該是自盤古開天地以來最為輕鬆的行軍之一了,就是比起當年周武王伐紂之戰還要輕鬆吧。”

司馬梗一愣,隨即點頭贊同。

“武王伐紂之時,雖是有太公、散宜生這些能臣良將相輔,然而,當時的紂王勢大,而周武王的軍隊並不多。能否取勝實無勝算。雖然孟津會諸侯,不期而至者八百諸侯,然而周武王心裡清楚,能否打敗紂王還在未定之數。”尉繚接過話頭,剖析道:“而我們眼下滅周是鐵板上釘釘的事兒,鐵定了,就是周武、周武王和周公復生,也救不得周室。”

周武王伐紂雖被後世吹得跟花兒一樣,然而。真正的來說,周武王是鑽了紂王的空子,趁著紂王的軍隊在東南之地的空虛時機,突然出兵,進攻朝歌。紂王無兵可調。不得不武裝奴隸,導致牧野之戰的失敗。

若更進一步,說到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周武王拍馬也比不了紂王。紂王還在太子時,就率兵打到東海之濱,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打到東海之濱的帝王,就是紂王之前的五帝都沒有做到。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你們聽聽,將士們嚷得不可開交呢。”秦異人手中馬鞭一揮,發出一聲脆響,滿臉含笑的打量叫嚷的將士們。

“周室就是天下之賊也!得天下不能治天下。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自三王五帝至於今,從未有如此之烈者也,這是周室的天大罪過。周室不配為天子。”

“沒錯,周室就是天下之賊!周室得天下後。說什麼‘仁政’,他那叫仁政?‘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那些貴族還不恃強凌弱,隨意欺凌我們這些國人庶民?哪象大秦,不分貴賤,一體同法,這才是真正的仁政。”

“周室最喜歡沽名釣譽了,特別是那個周公,明明想取代周成王,想當天子,卻是沒有那個膽量,最後不得不還政於成王。他臉皮真厚,竟然還讓人為他唱讚歌,讚美他大公無私,我呸!”

將士們一提起周室,就大掀周室的老底,把周室的老底掀到九霄雲外去了。

周武王建立周朝,到周朝滅亡,共歷時八百餘載,其間有很多著名的典故,比如周公負成王會諸侯、周公吐脯、實行井田制……

其中周公是周室穩定的關鍵人物,他推行“仁政”,實行井田制,更是裸的叫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實,他推行的就是特權政治,是維護貴族的利益。

後世儒家把他吹得跟花兒一樣,說他是聖人,其實,他推行的特權政治能叫仁政麼?

這與商鞅推行的“不分貴賤,一體同法”比起來,自然是無法得到秦軍將士們的認同。

當然,秦軍將士們之所以如此有見識,是因為荀子和公孫龍子在王翦的提議下寫的檄,中把周室的過錯大加撻伐,秦軍將士們很是認可這些說法。

就這樣,秦軍將士在秦異人率領下,很快就到了洛陽。

遠遠就望見一座雄偉的城池,虎踞龍盤,氣象萬千,極為了得。

“王都到了!王都到了!”將士們發出一陣歡呼聲,個個喜笑開顏。

“王都洛陽?”秦異人的眼睛瞪圓了,死盯著這座雄偉的城池,大是激動。

周室的王都洛陽在當時是周王室的象徵,秦軍逼近洛陽,就意味著周室即將覆滅,這是由自己一手推動與實施的,要秦異人不激動都不成。

“洛陽到了!呵呵!”黃石公、尉繚和司馬梗發出一陣暢笑聲,個個喜動顏色,他們的心情和秦異人一樣激動。

他們要終結的是傳承了八百多年的周王室,誰能不激動?

“武王率兵十萬進入洛陽,要把九鼎遷到咸陽,卻是因為折脛而死,遷鼎之事不得不作罷。自此以後,大秦雖是有心於天下,卻是不敢問鼎重,今日,我們將進入洛陽,滅周室,遷九鼎!”秦異人很是激動,紅光滿面,扯起嗓子大聲訓話。

“滅周室!”

“遷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