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傳國玉璽(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是以範睢、白起、樂毅、藺相如、荀子、公孫龍子這些人沉穩的心態,也是激動起來,無不是捋起衣袖,想要題字。
秦昭王望著蠢蠢欲動的白起,笑道:“上將軍,你若題字的話,會不會有刀劍之氣?”
“哈哈!”這是調侃,眾人大笑。
“君上,臣只不過是見獵心喜罷了。”白起把範睢、樂毅、藺相如、荀子和公孫龍子一打量,知道這不可能有他的份。
說到打仗,白起是一流的,說到這等舞弄墨之事,範睢他們就是一流的。白起遠遠不如了。
命人送來羊皮紙和筆墨,秦昭王首先提筆在手,飽醮濃墨,寫下“受命於天,既受永昌”八字,力道很足,就是字太過剛硬了,不適合題在傳國玉璽上,秦昭王瞧了瞧。放下筆,微微一嘆。
若能在傳國玉璽上題字,那他的人生就更完美了,他的字不適合,要他不嘆息都不成。
範睢第二個題寫。他的字同樣很好,沒有秦昭王的字那種剛硬之氣,多了一些柔和,只是仍是美中不足,不能題在傳國玉璽上。
樂毅第三個寫,他的字仍是了得,不過。眾人仍是不滿意,少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特質,只得放棄。
白起也試了一手,他的字太過剛硬。自有一股刀劍之氣,不用說,最差的一份了。
秦異人也露了一手,比白起的字要好些。卻是遠遠比不了範睢和樂毅的字,沒戲。
黃石公試過了。字不錯,就是缺少那種神韻。
就餘下荀子和公孫龍子了,這兩人是學術界的泰斗,二人的字極好,眾人對二人充滿信心。荀子先是平心靜氣,調整好心態,這才懸腕揮毫,寫下八字,引來眾人一片叫好聲。
公孫龍子也不甘後人,當即寫下八字,又引來一片叫好聲。
“好字!好字!”眾人把荀子和公孫龍子二人的筆墨好一通欣賞,讚不絕口。
“嗯,二位的字是好字,可以說無可挑剔了,不過,總是讓人生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總覺得缺了點東西,卻又說不清缺的是什麼東西。”秦昭王的白眉緊擰著,點評一句。
這話深得秦異人、範睢、樂毅、藺相如他們的贊同。
荀子和公孫龍子二人不愧是大家,這手字非常漂亮,可以說是完美,讓人無可挑剔。只是,從感受上來說,就是缺了一種東西,一種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要不是要在傳國玉璽上題字的話,他們二人的字絕對夠用了。問題是,這是要在傳國玉璽上題寫,就要追求“完美”,不能有任何缺憾,更不能有這種感受。
“難道真要李斯來寫?”秦異人看著二人的字,頗有些發愣。
歷史上,傳國玉璽上的題字是由李斯題寫的,那不是沒道理的。秦始皇那一朝,人才濟濟,最終由李斯來題寫傳國玉璽,那是因為李斯的小篆最適合了。
“這……”秦昭王撫著額頭,頗有些懊惱,道:“這可如何是好?”
眼下和氏璧有了,要題的字也有了,就連良工巧匠也準備好了,就差題寫個這環節了,秦昭王真的有些氣惱。
這問題還真把範睢、樂毅、藺相如他們給難住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無言以答。
在傳國玉璽上題字,不僅僅要求字要好,還需要一種合適的神韻,這就太為難人了。若只說字好,範睢、樂毅、藺相如、荀子和公孫龍子他們的字都達到了要求,只是缺少一種傳國玉璽需要的神韻。
這種神韻的要求就太高了,高得讓人難以想象,在哪裡去找這樣的人呢?
“大父,不是還有韓非、李斯、蔡澤他們嗎?何不召來試試。”秦異人道。
“哦。有理。”秦昭王恍然,立即傳旨。
韓非、李斯和蔡澤趕來,三人揮毫寫下這八字。然後,秦昭王他們開始點評,韓非的字有些冷,跟他的性格差不多。蔡澤的字有些散漫之氣,不能用。
唯獨李斯的一手小篆自成一體,神韻天成,眾人一瞧之下,眼前一亮,齊聲讚道:“好字!好字!”
“如何?”秦昭王驚訝的打量一眼李斯,衝眾人問道。
“神韻天成,舍此其誰歟?”範睢第一個贊成。
“我贊成!”樂毅、藺相如、白起、黃石公、荀子和公孫龍子齊聲贊同。
“那就他了。”秦昭王決心下字。
秦異人打量著李斯,頗有些感慨,道:“歷史上的傳國玉璽由李斯題寫,如今還是由他題寫,非命運,是李斯這的小篆太棒了。”
李斯的小篆是千古一絕。從秦以後,到如今,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大書法家,可要說小篆,還真沒幾人比得過李斯。
“用我的?”李斯一臉的震驚,一臉的難以置信。
此時的李斯,不過是一後生罷了,比他厲害的人多了去了,竟然採用他的題字,他就是做夢也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