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是戰國時代疆域最大的國家,口眾多,整體實力驚人,曾經一度被人們寄予厚望,認為統一天下者莫過於楚了。

正是因為楚國有著這種驚人的實力,令天下側目,楚國全力爭霸中原,令中原諸國不敢攖其鋒芒。最有名的就是晉公的城濮大戰,這是中原諸國抵擋楚國進攻的戰役。

而齊國地處東海之濱,得漁鹽之利,“煮海為鹽”,其鹽是天下最多者。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便利,齊國的實力同樣不可小視。

齊楚這兩個大諸侯國實力驚人,而又接壤,其結果就不用說了,自然是要生出事端,因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就這樣,齊楚兩國就陷入了數百年的戰爭中,一有機會,就會大打出手。最有名的就是兩國為了一塊不毛之地而打得你死我活,死傷無數。

其中還有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張儀騙楚懷王,說你出兵攻齊吧,只要你出兵,秦國就給你六百里地。楚懷王這豬頭聽信了,與齊國絕交,準備出兵攻齊,上了張儀的大當。

張儀就是利用的齊楚兩國世仇來騙楚懷王的。

眼下的齊國因為樂毅伐齊而國力大衰,不復昔日盛況了。再者,名將田單辭世,國無大將,若楚國要攻齊,正是天賜良機。

秦異人這雖是謊言,卻是打在齊國的要害上了,要後勝不震驚都不成。

後勝已經嚇得夠嗆了,可是,秦異人還要再嚇他,只聽秦異人道:“春申君約秦共分齊地,如此厚利,我甚為心動。”

“共分齊地?”後勝心驚肉跳。差點暈過去。強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道:“王太孫,你千萬莫要上黃歇的當,黃歇這是沒安好心。齊與秦相隔甚遠,即使攻破了齊國,也只是有利於楚,不利於秦。魏滅中山國,而趙卻得地。正是明證。”

魏國用樂羊子攻滅中山國,卻因為中山國與魏國相隔甚遠,白白便宜了趙國,趙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了中山國。這是戰國時代著名的例子。

“丞相有言,秦國當‘遠交近攻’,不可與齊為敵。”後勝還算有點腦子,竟能找到說辭。

“這有何難呢?”後勝的話雖是有道理,卻是難不住秦異人,只聽秦異人云淡風輕的道:“我與春申君約定,楚得齊地。而楚割讓相同大小的土地予秦,這是兩便。”

秦國雖然與齊國相隔甚遠,卻與楚國接壤,可以透過交換土地讓秦國得利。

“這……”後勝立時沒轍了。再也想不到有力的說詞了。

黃石公把呆若木雞,束手無策的後勝看在眼裡,心裡大是不屑,如此無能之人也配做一國丞相。齊國滅亡之日不遠了。

“你也不要太過擔心,這事我還沒決斷呢。”秦異人先用言語打擊後勝。讓他快絕望了,再給他一線希望。

果然,後勝一聽這話,精神大振,忙道:“王太孫英明,此事萬萬不可。”

“沒有可不可,只有划算不划算。”秦異人卻是搖搖頭,道:“我再三思慮,還是與丞相相見,看看齊國能給大秦什麼樣的好處,再做決斷。”

“一定給,一定給。”後勝哪敢說個不字,忙點頭,一個勁的答應。

他也不問問秦異人要什麼樣的好處,真是急不可耐了。

“若是齊國不能令大秦滿意的話,說不得,只好與楚國聯兵了。”秦異人的話充滿威脅。

“一定滿意,一定滿意。”後勝一顆頭顱點得比啄米的雞頭還要快。

“敢問丞相,齊國能給大秦什麼好處呢?”恐嚇的話已經生效了,秦異人明火執仗的要好處了。

“大齊願給秦金十萬,糧二十萬石……”後勝忙出價了。

“金固然是好東西,糧也不錯,可是,大秦缺這點嗎?”秦異人明顯不滿意。

秦國富強,馳名天下,錢糧雖好,秦國卻不缺,後勝一下子愣住了。

“要不這樣,給大秦鹽十萬石。”秦異人獅子大開口。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煮海為鹽,是當時鹽的主要生產國,戰國時代的鹽十之七八來自齊國。而秦國當時缺鹽,至於四川自賈的井鹽,當時還沒有發現。對於鹽,秦國極為需要,秦異人盯上的也就是齊國的鹽了。

“王太孫,這是不是太多了?”後勝差點把舌頭咬了。

十萬石鹽比起十萬石糧貴得多,就是崽賣爺田不心疼的後勝也是一陣肉疼。

“你是要齊國,還是要鹽?”秦異人裸的威脅。

這還用選嗎?後勝知道他沒得選了,只得一咬牙,道:“既如此,就這樣吧。”

十萬石鹽已經彌足驚人了,然而,秦異人還不滿足,加價道:“這不夠……”

“不夠?”後勝聽在耳裡,差點一頭栽在地上。

十萬石鹽,那是何等的驚人數字,一筆巨大的財富啊,秦異人竟然不滿足,這胃口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