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和鄭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工,一提起二人的名字,誰個不知,哪個不曉?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使得原災患頻生的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四川人民從中受益。而且,這種受益,不是十年數十年數百年,而是兩千多年了。

就是用現代眼光來看,都江堰仍是了不得起的水利工程,讓人讚歎。

鄭國,也是一個了不得的水工,他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是一個集排水和灌溉於一體的系體工程,使得關中之地旱澇保收,從而,秦國的實力急劇提升,一舉超過了長平大戰前的巔峰時期。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底氣,秦始皇這才敢出兵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重要的是,鄭國風骨凜然,品德高尚,讓人佩服。

他是韓國的間諜,韓桓惠王要他入秦消耗秦國的國力人力物力財力,讓秦國無法東進。為了逼迫鄭國就範,韓桓惠王用他的家人做人質,要是他敢不做,就要殺他的家人。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鄭國依然沒有做對不起秦國的事情,他只是做了一個水工該做的事情,這是何等的難得。

眾所周知,秦始皇有容人之量,明知道鄭國是韓國的間諜,還引來發了“逐客”風波,可以說鄭國罪大惡極,就是殺他一百回也不為過。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秦始皇不僅沒有殺鄭國,反而還重用鄭國,讓他接著修渠。渠成之後,秦始皇還把這渠命名為“鄭國渠”,由此可見秦始皇對鄭國的重視了。

修完鄭國渠後,鄭國並沒有離開秦國。而是留在了秦國,為秦始皇主管水利之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興修了一大批利國利民的水利工程,這都是出自鄭國的謀劃。

秦始皇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為鄭國品德高尚,讓人欽佩,沒有做對不起秦國的事。要不然的話,鄭國就是有一百顆腦袋也被秦始皇砍了。

就是這樣的兩個絕世水工,齊齊來秦國。還揭榜了,這事對秦異人的衝擊相當之大。

“娘嘞,戰國時代不愧是牛人多如狗,神人滿地走的時代,這神人牛人太多了。先是遇到李牧、廉頗、藺相如、白起、範睢、王翦、呂不韋、清夫人。如今又遇到李冰和鄭國了。”秦異人在心裡大是感慨:“就連水工都是如此大名鼎鼎,戰國時代真不愧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感慨一完,秦異人忙道:“叫他們進來!哦,請,是請!快快有請!”

秦異人的態度與往昔不大相同,在往昔裡,凡百官前來見秦異人。秦異人都說叫他們進來,今日秦異人用的是“請”字,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是請。

孟昭看在眼裡,大是不解,秦異人催促道:“快去。”

“諾。”孟昭這才領命,快步而去。

“恭喜王太孫!賀喜王太孫!”黃石公站起身。衝秦異人見禮。

“哦。”秦異人頗有些詫異,有些不解的問道:“喜從何來?”

“王太孫。你可不知,李冰是一個了不得的水工。”黃石公不知道秦異人是穿越者,李冰之名是如雷貫耳,還以為秦異人不知李冰其人,為秦異人介紹道:“李冰楚人,天生善治水,奔走於楚國各地,想要為楚國治水,楚國卻是不用。我原以為,求賢詔要是不能招到能用的水工,就去請他入秦,沒成想,他自個兒就來了。”

“這個李冰,我也有所耳聞,的確是了得。”尉繚微微頷首。

“惜乎哉!楚之大才入秦也!”李斯卻是慨然一嘆,道:“楚非無才,實不能用才耳!”

李斯是楚人,深知楚國的弊端。楚國的朝政為世家大族把持,布衣才子無出頭之日,為求一用武之地,不得不入秦,李斯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放眼天下,能用人,能人盡其才者,唯有秦也!”李斯的感慨深得黃石公和尉繚的讚賞,大聲附和。

“你們知道李冰,那你們可知鄭國?”秦異人見黃石公他們知道李冰,有心要考考他們,是不是知道鄭國。

鄭國不過是一布衣水工,名聲不顯,要不是因為“疲秦計”,都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大名。黃石公和尉繚對鄭國就不知道了。

“我知。”韓非道:“鄭國是……韓國水工,善治……水。一心要為韓……治水,韓王卻是不……能用。”

韓非是韓國公子,對韓國之事很是清楚,鄭國是一個了不得的水工。

“哦。原來是韓國人。”黃石公和尉繚恍然。

“嗯。”秦異人輕嗯一聲,眼裡掠過一抹訝異。

不僅秦異人驚訝,就是黃石公、尉繚和李斯誰個不如是?

不為別的,是因為韓非有了怪異舉動。

只見韓非三兩下把頭髮抓得亂糟糟的,披頭散髮,一臉的悲慼。

戰國時代要結髮,要束髮,披頭散髮被認為是極不明的行徑,與現代當街裸奔差不多。韓非竟然披頭散髮,這著實讓人想不到,要不驚訝都不成。

“韓非,你怎麼了?”李斯不解,大聲喝斥,道:“在王太孫面前,休得輕狂。”

他這是為了韓非好,要是秦異人治韓非一個大罪,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韓非並沒有理睬李斯,而是兩行熱淚直下,仰首向天,大聲悲呼:“嗚呼!韓之悖行若此,韓之不存也!蒼天啊,韓非恨為韓國公子!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