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動工修渠(第2/2頁)
章節報錯
都江堰正式開工!
XXXXXXXX
關中,涇水岸邊,人山人海。
趕到這裡的關中人不知幾多,人人一臉的喜悅之色,比起大過年還要歡喜,因為今天是動工修渠的好日子。
秦國重耕戰,要想立功受賞,要麼上戰場殺敵,要麼種莊稼。是以,秦國對農耕極為重視。秦人對農田水利之事極為在意。得到訊息,今日要動工修渠,他們能不趕來嗎?能不歡喜嗎?
“你們聽說了嗎?據說這次要修的水渠與以往不同呢,說是要集排水和灌溉於一體,要讓關中之地旱澇保收。”
“是呀,我也聽說了。關中修了不少水利,關中之富饒甲天下。可是,卻不能做到旱澇保收,一遇到大旱大澇之年。我們一樣要遭災。”
“真要有一條能讓我們旱澇保收的水渠,那就是天大的喜事,我們秦人就有福了。從此以後,關中之地將是天下間最為富饒之地。”
“好是好,就是這財力人力物力消耗極大。沒有數載時間不可能完成。”
“這不算個事呀,你莫要盯著眼前,要看得長遠。眼下的消耗是大了些,可是,一旦水渠修成,關中就是旱澇保收,再也不用擔心洪災旱災了。要不了幾多時間。就能糧滿倉,吃都吃不完。”
“嗯,也是這個道理。要不是擔心有災患之年,不得不存糧。我都要多養些家畜家禽,到時,我們的肉就更多了,日子過得就更好了。”
秦人說著修水渠的事兒。越說越是興奮,越說越是歡喜。巴不得立時修成。
“隆隆!”就在這時,只聽一陣悶雷似的蹄聲傳來,秦人尋聲望去,只見一隊秦軍銳士護衛著長長一列車隊。
“那是王旗,是君上到了。”
“還有太子!”
“王太孫來了,王太孫來了。”
“上將軍來了!上將軍來了!”
“丞相來了,丞相來了!”
秦人望著轔轔駛來的車隊,無不是扯起嗓子大吼,眼裡一片火熱。
這支車隊不用說,當然是秦昭王、太子嬴柱、王太孫秦異人、上將軍白起、丞相範睢、國尉司馬梗、客卿樂毅、荀子、公孫龍子、徐夫人……凡是能來的全來了。
之所以來得這麼整齊,是因為他們深知這水渠的重要性,關係著秦國能不能統一天下的大事,在這破土動工的日子裡,要他們不趕來都不成。
秦昭王他們下車,鄭國、李斯和蔡澤忙趕來相見。
“好!好!好!”秦昭王執著鄭國的手,在鄭國手背上輕拍著,一臉的親切笑容,打量著鄭國,極為讚許。
感受著秦昭王發自內心的讚許,鄭國激動難已,眼淚在眼眶裡滾來滾去。
他是一介布衣水工,在韓國很不受人重視,遭人白眼,受人冷遇是家常便飯。然而,他來到秦國後,一切都變了,秦國對他極為禮遇,就是秦昭王見了他也是禮敬有加,沒有一點兒國君的架子,就如同老友見面似的。
這種禮遇,要不是鄭國親身經歷,就是打死他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君上,在動工之際,您說上幾句吧。”鄭國吸口氣,平復激動的心情,衝秦昭王道。
“好!寡人就說上幾句。”秦昭王微一頷首,右手高舉,秦人知道秦昭王要訓話了,無不是豎起耳朵,凝神靜聽。
“大秦的國人庶民們:今天是個好日子!是動工修渠的好日子!”秦昭王白鬚飄動,白眉一掀,氣勢威猛,道:“關中富饒,甲於天下。然,關中亦受水災旱災之害,為此,大秦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水災旱災,卻是一直未得其法。如今,大秦得鄭國這個了不得的水工,經他勘察,找到了解決關中水災旱災的好辦法。大秦要在關中修一條集排水和灌溉於一體的水渠。有了這條水渠,關中之地就再也不用擔心有災患!”
“大秦萬歲!”儘管早就知道秦國這次要修的水渠非同一般,是要集排水和灌溉於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在得到秦昭王親口證實後,仍是讓秦人激動難已,無不是振臂高呼。
秦昭王的話很簡短,就這麼三言兩語就完了。然後,他拿起工具,緊握在手裡,狠狠揮了下去。
鄭國渠動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