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學館成(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管是哪種原因,反正與他說的看到秦國倒行逆施,天下將亂這些理由不搭界。
因為秦始皇採取的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有利於統一,以范增之才,他不會看不到。
“范增,你以後要多多發現人才,要多舉薦人才。還有,你行事要圓滑點,不要太過強硬。”秦異人針對范增的性格缺陷,提出了針對措施。
“謝王太孫。范增謹記在心。”范增忙謝過。
“范增是楚霸王的頭腦,若是沒有范增的話,楚霸王難有成就。嘿嘿,如今范增歸順我大秦了,就算楚霸王在世。他又能如何呢?哼,更別說,他能不能出生都成問題,我一定會把項氏斬盡殺絕。”秦異人在心裡不住轉念頭。
“王太孫,生員全部到了咸陽,學館已修好,是到了開館授徒的時候了。這是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從未有過的盛事,我的意思。是要舉辦一個盛大隆重的慶典。”樂毅說明來意。
“如此甚好!我也是這意思。”秦異人重重點頭,大為贊成這話。
在春秋戰國時代,讀書是特權,秦國設館辦學,廣招天下賢才。這是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舉辦一個慶典太有必要了,可以很好的宣揚秦國的國策。
秦異人和樂毅前去見秦昭王,把意思一說,秦昭王當即道:“大秦崇尚節儉,不尚虛禮,即使是長平大戰這樣的大仗也沒有慶賀過。不過。這辦學一定要慶賀。因為長平一戰,僅是一仗之勝,而辦學成功,就可以有十個百個千個這樣的大勝仗。這是利在後世的偉業,一定要慶賀!”
秦昭王的話很有見地,長平大戰雖然是天大的勝仗,可是。那也僅僅是一次大勝仗罷了。若秦國把辦學一事做好了,就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有了人才,還怕沒有勝仗?
這是千秋大計!
當即商定,三日後舉行慶典,並開館授徒。
學館建在咸陽以北的北坂之地,這裡原有一片上百里的樹林,學館就在原先的樹林中建成。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為有這樹林在,只需要稍加修整,就有一個不錯的環境,有利於讀書。
秦昭王雄心勃勃,準備拿出兩千畝地來辦學。只不過,如今只用了七八百畝地,這是初期,用不了兩千畝。照眼下這情形來看,辦學館一事很受歡迎,這兩千畝地遲早會被用光。
自從樂毅接手後,秦國就在北坂動工,修建學館。秦人的堅韌頑強得到全面體現,哪怕是在大冬天裡,冒著風雪,秦人亦在趕工。趕工不說,秦人修的館舍還是那麼精緻牢固,一點也沒有現代“豆腐渣工程”的跡象,這實在是難得。
如今已是陽春三月,草木吐綠時節,春意盎然,一派生機。
今天是慶賀開館的好日子,生員們極為興奮,早早起來,洗漱完畢,準備參與慶典。
生員們擁到學館大門口,排著整齊的佇列,人人臉上洋溢著喜悅勁頭,睜大眼睛,死盯著大門口。因為他們知道,今天要來的大人物不少,秦昭王會親自到來。
秦昭王雄視天下數十載,威名天下傳,生員們都聽過他的名字,很想見見秦昭王,是不是如山東之地說的那樣“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頭。
在秦昭王外,生員們還想見到的人當然有秦異人,因為秦異人是邯鄲掄材大典的奪魁者,是天下第一名士,名聲天下傳。更別說,秦異人回到秦國後,幹了一系列的大事,別的不說,只說秦異人全殲匈奴百萬之眾一事,就足以讓人對他充滿好奇了。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在對異族的戰爭中,有誰象秦異人這盤,殲敵百萬之眾的?就是儒家尊為聖人的周公也是做不到。
“得得!”
“轔轔!”
就在生員的期待中,一陣急促的蹄聲傳來,還伴隨著一陣轔轔的車輪聲。
“來了!”生員們知道秦昭王他們來了,無不是精神大振,眼睛瞪得滾圓。
只見一隊身材高大,異常驃悍的鐵鷹銳士開來。生員們瞧在眼裡,驚在心頭,在心裡一個勁的讚歎不已,鐵鷹銳士果是名不虛傳。
鐵鷹銳士是秦國的頂端武力,是當時天下間最為了得的精銳,大名就早天下傳了,今日一見,果是名不虛傳,要生員們不震驚都不行。
鐵鷹銳士護衛著長長一列車隊,最前面的是一輛高大的王車。
王車停下來,從王車上下來四個人,生員們一瞧之下,個個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