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寡人就是不明白才問嘛,何來明知故問?丞相,你這話何意,快快道來。”韓桓惠王仍是那般輕鬆。右手一揮,頗是大氣不凡。

“哎。”韓開地知道不說是不行了,只得先嘆口氣,這才道:“君上,秦異人班師歸來,秦國再無後顧之憂,必然是全力東進,大韓地處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不得不慮呀。”

“就這事?”韓桓惠王一點也不擔心。衝群臣問道:“你們就是擔心這事?”

“是呀,君上。”一眾大臣忙回答。

“區區之事,何足道哉!”韓桓惠王右手一揮,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怎麼又成了區區之事?還何足道哉。好大的口氣呀。

一眾大臣聽在耳裡,很是無奈,事關生死之事還是區區之事,那麼什麼才叫大事呢?

“此事,你們勿憂,寡人自有妙策解此危難。”韓桓王眼中精光一閃,得意的一昂頭。

“妙策?”一眾大臣聽在耳裡。卻是不信。

以秦國之強,要滅韓國何難之有?要是韓桓惠王能夠解此危難,誰也不會相信。

“寡人之意,立時派人去洛陽見東周公……”韓桓惠王的話才開個頭。就被一片疑問聲打斷了。

“東周公?”群臣個個瞪圓眼睛,一臉的疑惑。

東周公是周室成員,是周天子在洛陽分封的兩個小諸侯之一。在洛陽,除了周天子外。還有東周公和西周公。

東周公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諸侯了,佔地不過三五十里。就是如此區區之地。他能如何?韓桓惠王要派人去見東周公,要群臣不糊塗都不成。

“……你們不知東周公為人,寡人卻是知道。”把群臣疑惑的樣兒看在眼裡,韓桓惠王大是得意,道:“東周公心懷不臣之志,一直想取代周天子,只是沒有機會罷了。寡人這次就給他一個機會,就說大韓願支援他做周天子。”

群臣心裡升起一股無力感,就算東周公做了天子,以周室那要死不活的樣兒,能救得了韓國嗎?

周室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哪有力量來救韓國。

“東周公要想做周天子,就要先立上一功,名動天下方成。”韓桓惠王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兒,道:“寡人有一奇計,可以讓東周公名動天下,建立蓋世奇功。”

“敢問君上,是何奇計?”韓開地一見韓桓惠王信心十足,不由得有些信了。

這問題正是群臣心中所想,無不是睜大了眼睛,死盯著韓桓惠王,恨不得從他嘴裡摳出答案。

把群臣急切的樣兒看在眼裡,韓桓惠王大是享受,一挺胸脯道:“這很好辦呀。只需要東周公發出討秦檄文,再有大韓在背後支援,就能聯結諸侯,共同討秦。”

“呃!”群臣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還以為是什麼奇策妙計呢,原來是這樣的臭主意。

就憑東周公,能讓諸侯們結盟?就是蘇秦那樣的大才,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成功。而且,還是磕磕絆絆,時不時就會鬧矛盾。

東周公地不過三五十里,更沒有過人的才具,他憑什麼讓天下諸侯共同討秦?

“只要天下諸侯出兵,共同討秦,百萬大軍可具,秦又何懼?”韓桓王站起身,得意洋洋的問道:“寡人這一奇計可好?”

“奇計?”群臣一陣苦澀,這是臭得不能再臭的臭招,還奇計,和奇計二字的邊都挨不上。可是,把韓桓王那副自得的樣兒看在眼裡,還不得順著他的話往下說,齊聲恭賀,道:“君上英明!奇計蓋世!”

韓桓王好“奇計”,自認為“奇計”絕世,一個不好就要來個“奇計”,一聽群臣之言,極是滿意,眼睛一眯眯的,很是享受,道:“丞相,這事就交給你去辦。”

這是韓桓惠王最有的名烏龍之一,與“疲秦計”齊名。

在歷史上,韓桓惠王出了這條“奇計”,東周公竟然信了,還真的糾集了數十個小諸侯國,想要聯軍討秦。其結果卻是秦國一怒,秦軍東出,直接把周天子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