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國,雲夢澤,浩瀚湖水,煙波浩渺,極為壯觀。
在水畔,站著一個身長瘦長的中年男子。這個男子身長約七尺,一臉的黑黝黝,如同驢蛋似的。卻很是精壯,身上透著一股精悍之氣。
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炯炯有神,注視著煙波浩渺的雲夢澤,仰首向天,長嘆一聲,道:“想我李冰,窮盡一生之力,走遍楚國山山水水,欲為楚國治水,卻是空有壯志,報國無門。”
這個男子就是著名的水工:李冰!
李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工,他修建的都江堰,澤被後世,就是兩千多年過去了,都江堰依然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在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前,成都平原災患不斷,不是水災,就是旱災,就少有風調雨順之年景,這讓巴蜀成為苦寒不毛之地。
直到李冰入蜀,修建都江堰,岷江得到治理,自此以後,成都平原就成了“天府之國”。
可以這樣說,就是李冰一手打造了天府之國,若是沒有李冰修建都江堰,成都平原就不會如此富饒。
澤被蒼生,遺惠後世的李冰不是秦國人,他是楚國人。他自小就對治水感興趣,更有驚人的天賦,無師自通,總結出了不少治水修渠的經驗方法。
楚國,地處南方,其境內多江河湖澤,若是治理好的話,楚國之富饒將會遠遠超過秦國,成為天下最為富強之國。為此,李冰奔走呼喊,想要楚國治水修渠,可惜的是,他的奔走白費了。沒人理睬他。
楚國的朝政是由世家把持,這些世家忙著爭權奪利,整得你死我活,誰會在乎國計民生?誰會用李冰?
是以,李冰空有不世治水之術,卻是報國無門,徒自苦惱罷了。
“楚國是七大戰國中江河湖澤最多之國,是天下間最為富饒之地,我李冰身為楚人。想使楚國成為天下最為富強之國,然而,楚國朝中昏昏,無人識我李冰,無人用我李冰。我李冰誠屈子第二也!”李冰苦惱萬分。慨然而嘆。
屈子,就是指著名的詩人屈原。屈原不僅詩寫得好,還心繫楚國安危,忠心耿耿,想要在楚國變法圖強,其結果卻是落得屈死於汩羅江,誠讓人嘆息。
“爹。”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疾奔而來,滿臉的喜色。
“二郎,何事歡喜?”這個少年就是李冰的兒子,李二郎。
李二郎年歲雖是不大。卻也有治水天賦,深得李冰喜愛。
“爹,您出頭的日子到了。”李二郎遠遠就嚷了起來。
“出頭的日子?”李冰搖搖頭,嘆息道:“李冰奔走一生。就為了一個機會,一個治水的機會。卻是空度四十載,仍是沒有機會啊。”
“爹,這是鄭伯伯送來的書信……”李二郎歡喜無已,把手中一捆竹簡晃著。
“鄭國?”李冰大是詫異。
鄭國也是一個了不得的水工,與李冰甚為相知,兩人談得來。而且,兩人有著相同的境遇,可以說是同病相憐。
鄭國是韓國人,他想為韓國治水,讓韓國更加富饒。然而,韓桓惠王卻是對此毫無興趣,只想著享樂。是以,鄭國空負治水之術,卻是無水可治,這與李冰如出一轍。
“鄭伯伯在書信中說,秦國發求賢詔……”李二郎歡喜之下,聲調有些高。
“求賢詔?”李冰大是驚奇,道:“秦國人才濟濟,有範睢,武有白起,為何要發求賢詔?”
秦孝公發求賢詔,招來商鞅,秦國由是變強。這次,秦國又發求賢詔,難道秦國發求賢詔上癮了?
“……向天下招水工。”就在李冰驚奇之際,李二郎接著道。
“招水工?還用求賢詔?”李冰更加驚奇了。
戰國百年,變法之風盛行,發求賢詔的不在少數,那是要招攬治國理民的大才,有誰發求賢詔招水工的?
這是戰國百年的頭一遭,要李冰不驚奇都不成。
“當真?”李冰仍是不相信。
“爹,你瞧瞧吧,這是鄭伯伯親筆書寫的呢。”李二郎把手中的竹簡遞給李冰。
李冰接過,三兩下展開,一瞧之下,眼睛瞪得滾圓:“真是招水工。”
“爹,楚國不用您,我們去秦國試試,好嗎?鄭伯伯也要去呢。”李二郎很是期待。
他深知李冰想為楚國治水,奔走呼籲,費盡心力,卻是不為楚國所用。
“嗯……”李冰沉吟不語。
“爹……”李二郎急了。
“秦國發求賢詔招水工,好大的氣魄,我李冰就入秦一試。”李冰有了決斷,很是惋惜道:“非我負楚,實為楚負我。”
略一停頓,大是感慨,道:“李冰今日方知商君、張儀、範睢為何入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