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艱難的進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個對羌用兵,並取得巨大的成就的是趙充國。趙充國此人隨李廣利西征貳師城,英勇善戰,身披數十創,很得漢武帝賞識。他真正大放異采的時候,是在漢宣帝時期。到了漢宣帝時期,趙充國已經是三朝元老了,威信極盛,他所論軍事,漢宣帝無不採納。他在西北那些年,對羌大舉用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他並沒有把羌給滅掉,因為羌佔著高山密林之便,要滅之談何容易。
這一打就是數百年,從西漢的漢武帝年間一直打到三國去了。我們祖先憑著堅韌的意志,硬是一點一點的把羌給征服了。
秦異人主導的對羌作戰,提前了一百多年。
秦異人把秦軍一分為三,他和黃石公率領一隊,尉繚和蒙武帶一隊。王翦率領一隊。王翦是未來的主將,盤盤大才。不過,眼下正處於成長時期,讓他單獨領兵,更能磨練他。
離開隴西,朝著高山密林進發,不過小半天功夫,就到了山腳下。從這裡開始,秦軍就要靠步行。翻過大山,來到西海之地。
秦異人飛身下馬,牽著駿馬,高一腳的矮一腳趕路。
此時,地上積雪盈尺,一腳下去,就會陷下去老深。走路極不方便。就算是這樣,也沒能難住秦軍,人人士氣高昂,鬥志昂揚,牽馬而行。
順著隴西河谷前行,半天之後。來到一處地勢很很特別之處。
最險要之地,只有一條小徑透過。兩側就象雄鷹的翅膀,舒展開來。
“這裡應該是石堡城!”秦異人把這裡的地勢左瞧右瞧,終於肯定這位置就是在唐朝大名鼎鼎的石堡城所在之地。
“怪不得當年哥舒翰進攻這裡,面對四百多吐蕃兵士。卻是付出了數萬的傷亡,這地勢太險要了。”秦異人大是感慨。
唐朝名將哥舒翰攻打石堡城。雖然取得了勝利,卻是一場慘勝。當時,駐守石堡城的吐蕃兵不過四百來人,而唐軍出動十萬,傷亡四五萬,最後還是靠偷襲得手,打下石堡城的。
“要是羌在這裡修一城池,派上三五百人駐守,我們沒有一絲機會。”緊接著,秦異人又是慶幸,慶幸羌沒有想到這一點。
石堡城是由隋煬帝修的,他修石堡城是為了防備吐蕃,卻是沒有想到,給唐朝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吐蕃趁著隋末農民起義,天下大亂之際,佔據了石堡城,進可攻,退可守,攻打河西之地,無不如意,給唐朝製造了天大的麻煩,讓唐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然,眼下的羌還沒有這種眼光,要不然的話,秦異人他們沒有一絲機會。
在冰天雪地中,順著山中小徑行軍,很考驗人的意志,一會兒是寒風拂面,如同刀在割肉似的,一會兒又是踩空了,摔得七葷八素,一會兒又是遇到落雪……各種各樣的意外事故層出不窮。若是意志薄弱之人,早就會垮掉了。
好在,秦軍久歷戰陣,意志如鐵,雖然遇到的困難特別大,卻不能動搖他們的鬥志。
這條路雖是隋唐時期的主要進軍道路,可是,眼下卻是異常難走。因為時間相差了一千多年,這裡還未被開發出來。
這一路行軍,主要的就是自然環境太過惡劣,倒沒有發現羌。
羌雖然在冬季會擄掠,那畢竟是少數。而且,還是趁著剛剛入冬,雪下得不夠大,冰不夠厚的時機。到了眼下這時節,不論食物夠不夠,羌都窩在溫暖的帳幕裡吃肉喝酒,窩冬去了,才不會出來走動。
在剛剛進入大山中的三兩天裡,將士們沒覺得這行軍有多難,士氣高昂,趕路特別來勁。可是,到了四五天後,他們就有些抵受不住了。
不說別的,光是一個寒冷就足以讓他們夠受的了。
青藏高原有多冷,我們不會不知道,那會凍死人的。更別說,頂著寒風,在冰天雪地裡行軍,那寒風吹來,如同刀在刮骨似的,一開始還能抵擋,時間一長了,就受不了。
有身體抵抗力稍弱計程車卒被凍傷了。
為了解決凍傷問題,秦異人下令,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要用熱水洗腳。這要求要是在大漠上的話,會是一個很奢侈的想法,在高山密林裡就不是問題了,很好解決。因為這裡到處都是樹木,只需要砍倒樹木,堆在一起,然後引燃就是了。
至於引火之物,秦異人早就準備好的了,出發之前,命秦軍帶上足夠的油脂。油脂易燃,用來做引火之物不會有問題,即使是剛剛砍下來的樹木也能引燃。
有了火,就有了溫暖,將士們可以吃上一頓勢飯,還可以洗個熱水腳,那感覺比起過神仙還要快活。
水?有冰有雪,還怕沒水?
睡覺就更好解決了,用火把地上燒熱,再用土把炭火埋住,把帳幕支在上面,睡到帳幕裡如同在吹空調似的,很是溫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