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為秦惠文王與商鞅有過節,兩人尿不到一個壺裡,秦惠文王不能象秦孝公那般重用商鞅;二是秦惠文王不能放走商鞅,象商鞅這樣的能人,若是放走了,那麼,他會再打造一個秦國這樣的一流戰國出來,這是給秦國樹立對手。

商鞅是用不得,放不得,商鞅的命運也就註定了,唯有一個字:死!

戟手之後是輕步兵,揹負硬弓勁矢,腰懸秦劍,身著皮甲而來。

對於秦人來說,騎射是最基本的軍事技術,人人都得掌握。不管什麼兵種,必須學會。輕步兵揹負弓箭,也就在情理中了。

輕步兵後面是弓手,人人背上揹著硬弓勁矢,腰懸秦劍,身著皮甲。乍一瞧。和輕步兵沒什麼差別。

在弓手後面,就是大型攻城器械,有衝車、撞車、拋石機、秦弩……

這些大型攻城器械,很是笨重,運輸不方便,好在秦國實行的是“標準化”生產,所有的部件都能互換,更是能拆御,運到戰場上。再組裝起來。

一提到標準化,我們就想到ISO,以為那是外國人的發明。卻不知,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在使用了,秦國就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兵馬俑裡的銅箭簇。經過現代手段檢驗,誤差不超過0.02毫米。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達到這種水準,這是何等的驚人!

當然,秦國全面確立“標準化”生產,要到呂不韋當國去了。呂不韋是大商人出身,對這方面很在行。在他的要求下,不僅大型攻城器械,哪怕是小小的箭簇也不能例外,這是呂不韋對秦國做出的最大貢獻。

二十萬秦軍的到來。秩序井然,不見絲毫亂象,這讓人震憾!

整個秦軍,除了沉重的腳步聲、蹄聲、旗幟的獵獵聲和號令聲外,再無別的聲響,要不是秦異人親見,打死他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這太難得了!

秦軍開到城下,開始安營紮寨,秩序井然,沒有絲毫亂象,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很快的,一座巨大的營地出現在邯鄲城下,把邯鄲團團圍住。

“你們猜,秦國出兵幾多?”秦異人打量著城外的營地,大是讚賞。

“王陵這招虛張聲勢,一定會嚇破趙王的膽!”黃石公也是重重點頭,大是讚賞。

“王陵號稱‘鷹眼狐心’,不愧這個稱號,高明高明!”尉繚也是讚歎。

明明只有二十萬秦軍,王陵虛張聲勢,把營地擴大一倍,給趙國君臣造成四十萬秦軍到來的假象,這一手真的很高明。

正如黃石公所言,趙孝成王君臣登上城頭,把城外情形一打量,個個膽顫心驚,亡魂大冒。趙孝成王額頭上冷汗直冒,只覺天旋地轉,差點從城頭上栽下去,好在,他還有點兒小聰明,強忍著心驚,沒有當場嚇癱。

要是他被嚇癱倒在城頭上,必然會引發天大的驚慌,那樣的話,大事不可為了。

強忍著心驚,在郭開的攙扶下,趙孝成王回到宮裡,再也支撐不住了,一個勁的嘀咕:“四十萬啊!四十萬啊!這可怎生得了?大趙拿什麼來打?”

不僅趙孝成王嚇得驚惶失措,不知所措,就是平原君這些大臣,誰個不如是?

恐慌,象瘟疫一樣在邯鄲城裡蔓延,人人驚恐不已,個個心膽俱裂,整個邯鄲城陷入一片驚慌之中。

唯一還算鎮定點的要算信陵君了,他頂盔貫甲,站在城頭上,大聲激勵軍心士氣:“上城頭!上城頭!都給我上城頭!虎狼秦人也是人,又有何懼?”

瞧他那模樣兒,彷彿他真的不把秦國銳士放在眼裡似的,實際上,他是強忍著心驚,不得不為。

他很清楚,這次能成為趙國上將軍,他實在是運氣好,是因為趙孝成王心中有愧,不想重用廉頗。若是他幹得不好的話,趙孝成王必然會奪了他的兵柄,重新啟用廉頗。

真要那樣的話,他就會成為笑柄,會為人不恥!

若不能守住邯鄲,不能存趙,他拿什麼來逼迫魏王?他的雄心就會化為泡影!

“此人名雖知兵,卻是浪得虛言,壓根兒就不知秦軍戰法,他這般派人上城頭,那是在送死呀!”尉繚看在眼裡,狠狠搖頭,對信陵君的舉動,大為不屑。

“呵呵!”秦異人和黃石公對視一眼,大是好笑,道:“他呀,那是趙括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