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才聚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時,匈奴就不得不潰逃。這一潰逃,必然是向這隘口逃來。”
秦異人右手指點著陝口,道:“匈奴一透過這隘口,我們就從最窄處切斷匈奴的退路。等到匈奴退到隘口裡,猛然發覺退路已斷,為時已晚。”
說到此處,聲調略高,道:“前堵後追,匈奴前後受敵,就陷入了我們的重圍中,要想不全軍覆滅都不成。”
“好!採!”眾人齊聲喝采,大是欣喜。
“河套之地,除了陰山,沒什麼山地,要想在河套之地全殲匈奴,很難。公子這一謀劃,卻是能夠全殲匈奴,了得!了得!”黃石公是讚不絕口。
“是呀。”尉繚也是附和,道:“原本我們以為,要想全殲匈奴,難如登天,經公子這一謀劃,這事一準成。”
王翦和李牧眼中精光閃爍,打量著秦異人,一臉的欽佩。
河套之地有的是草場和平原,沒有什麼複雜的地形,要想利用地形把匈奴全殲,難如登天。王翦他們絞盡腦汁,也是沒有想到好辦法,秦異人卻是別開生面,把北河和陰山隘口結合起來使用,就能達到這一效果。
蒙武卻有些擔心,道:“公子的謀劃雖好,可是,這要如何實現呢?這隘口最窄處,也有十餘里。憑我們的兵力,要想全面控制隘口,有些困難。我們在北河擺開陣勢,需要二十萬人吧?那麼,在這裡最多隻能放十萬了。憑十萬人馬,要守住這隘口,太難了。”
蒙武的軍事才幹雖然不如王翦那麼驚才絕豔,也是不錯,這眼光不凡,一語切中了要害。
秦軍總共只有三十萬,而匈奴有百萬之眾南下,其中的控弦之士就不低於五十萬。要想在北河打敗匈奴,秦軍至少要出動二十萬,才有可能。如此一來,用來堵截匈奴的就只有十萬人了。十萬人馬,看上去很多,其實要用來封堵這隘口,有些捉襟見肘。
“是呀。”司馬尚重重點頭,大是贊成這說法。
“這好辦。”秦異人還沒有說話,王翦就接過話頭,朝陰山一指,道:“陰山啥都不多,唯獨樹木多。我們可以提前進入陰山,大做寨柵。只要匈奴一透過隘口,我們就從陰山裡鑽出來,建起寨柵。”
“妙!絕妙!”一片讚歎聲起。
王翦這主意絕對高明,秦異人也是如此想的,打量王翦,大為讚許,不愧是未來的主將,有著“戰神”稱號的名將。
陰山多的是樹木,秦軍要做寨柵,想要多少就能做多少。有了寨柵的幫助,就能輕鬆堵住隘口。
李牧點點頭,朝隘口兩側一指,道:“退路被斷,又有秦軍從後追殺,匈奴驚惶之下,必然想要鑽山而遁,不得不防。我們可以在兩側多建鹿寨,依山而守,匈奴就是插翅難逃了。”
一旦匈奴真的被圍在隘口裡了,那麼,匈奴驚惶之下,必然是要鑽山而逃。守住兩側,就很有必要了,李牧這辦法非常好。
“好主意!好主意!”眾人又是一通好誇讚。
“匈奴善於騎射,不能讓匈奴騎馬鑽山。雖說騎馬鑽山不利騎射,卻還是比兩條腿快捷。”尉繚立時補充一句,道:“一定要讓匈奴用兩條腿鑽山,就要多挖陷馬坑,多設木錐尖刺之物,要漫山遍野都是,讓匈妨無法騎馬。”
匈奴精於騎射,這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匈奴除了騎射還是騎射,不善步戰。若是匈奴不能騎馬了,下馬與秦軍步戰,匈奴拍馬也追不上秦軍。
更別說,秦軍還有塞柵可以依託,還佔有地利,完全可以壓著匈奴打。
前提就是要讓匈奴下馬,尉繚這一計非常管用。
“兩側山上,還要多積滾木擂石。”黃石公眼中精光一閃,也來補充一句道:“在兩側山中作戰,滾木擂石比弓箭強弩好使。”
隘口兩側是山坡,是山地,使用弓箭和強弩的話,固然可以給匈奴以重大殺傷。不過,卻不如滾木擂石好用。弓箭強弩畢竟是“點殺”,而滾木擂石卻是一砸一大片,優勢很明顯。
黃石公這一補充,又給秦軍增添了一種殺手鐧。
“不愧是了不得的兵家啊!本公子才開了個頭,你們就你一言,我一語,把‘作戰計劃’都整出來了。”秦異人把黃石公、尉繚、王翦和李牧瞧瞧,大是感慨。
黃石公、尉繚、王翦和李牧都是不世出的軍事奇才,秦異人不過開了個頭,他們就你一句,我一句,就把秦軍的行動計劃給整出來了,不愧是天才之名。
黃石公、尉繚、王翦和李牧,都是不世出的軍事奇才,他們聚在一起,就是天才聚會,要想不整出一個了不得的“作戰計劃”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