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那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這只是眼下趕到龍城的匈奴,再過一些時

間,會有更多的匈奴趕到龍城,聚在龍城的匈奴會遠遠超過這數目。”李崇的臉色有些難看。

匈奴單于原本是想率領五十萬之眾南下,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河套之地的吸引力太強了,匈奴聞訊而來,聚集在龍城的匈奴竟然近百萬之眾。

“不過,公子也不必太過擔心。”李崇眉頭一挑,道:“匈奴雖是百萬之眾,真正能戰者,遠遠沒有這個數目,以我之預計,控弦之士不會低於五十萬。”

“控弦之士就有五十萬之眾?”秦異人好一通驚訝。

匈奴是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兵也是民,民也是兵,婦孺老弱都可為兵。不過,仍是有區別,控弦之士就是真正的軍隊,而不是那些老弱。

比如,在冒頓時期,匈奴控弦之士達四十萬,這應該是冒頓直屬的本部精銳,而不是匈奴全部的軍隊。

匈奴是全民皆兵,在冒頓之時,有接近三百萬人口,除去老弱,能戰者肯定超過了四十萬。不過,這些軍隊會分散在各處,由各個部落統領。真正由單于統領的不會這麼多,是以,冒頓直屬的控弦之士達四十萬,比較合理。

聚集在龍城的匈奴超過百萬,除掉老弱,能戰者就有五十萬,這很驚人了。

匈奴打仗與中原截然不同,控弦之士在前,後面就是大隊小隊的牧民、老弱,趕著牛羊,隨之而來。

是以,匈奴每次南下作戰,其實就是一次大遷移。

“還有,休屠、渾邪、樓煩、樓蘭、林胡這些異族也在蠢蠢欲動,欲與匈奴狼狽為奸。”李崇的聲音有些低沉,卻是蘊含憤怒,道:“這次匈奴南下,比起上次更加可怕,可怕得多!”

有史可查的,匈奴第一次大舉南下,就是在趙武靈時期。那時節,匈奴單于率領三十萬控弦之士南下,想要佔據河套之地,卻是給趙武靈王擊敗。

那一戰,匈奴損失慘重,不僅控弦之士死傷無數,隨之而來的牧民老弱也是死傷不少。

趙國雖然取得了勝利,可是,當時匈奴南下帶來的壓力卻是極大,令華夏震動。在當時,秦昭王想要攻趙,得到匈奴大舉南下的訊息後,擔心趙國抵擋不住,果斷的下令終止了攻趙的軍事行動。

並且,他還命令秦國九原郡盡一切努力支援趙國,趙國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軍械給軍械,一句話,要什麼給什麼。若是趙國不敵,秦軍立時增援。

趙武靈王婉拒了秦昭王的好意,獨力對抗匈奴,並且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不過,這事也說明了當時匈奴對華夏造成的震動有多大。

這次,匈奴光是控弦之士就有五十萬之眾,這壓力不小。即使秦軍善戰,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不得李崇不憂心忡忡。

更別說,還有休屠、渾邪、樓蘭、樓煩、林胡這些異族響應匈奴,秦軍要面對的異族軍隊就不是五十萬了。

“休屠、渾邪、樓煩、樓蘭、林胡這些異族,有兵幾多?”秦異人問道。

“這些異族雖然沒有匈奴那麼善戰,卻也不容小視,大約有二十萬之眾。”李崇微一沉吟道。

“二十萬?這不就是七十萬了?”秦異人感到壓力倍增。

七十萬是個龐大的數字,龐大到讓人震憾。雖說這些異族的戰力不如秦軍,卻是人數太多了,是秦軍的兩倍多,就是以秦軍的善戰,也是壓力不小。

更別說,匈奴善於騎射,來去如風,機動力極強,這對秦軍的壓力就更大了。

“看來,武安君的預言是錯的。”秦異人眉頭擰得很緊。

白起斷言,這一仗是有勝無敗,那是因為建立在匈奴五十萬之眾的基礎上。眼下,匈奴出動的兵力遠遠超過這數目,再有休屠、渾邪、樓蘭、樓煩、林胡這些異族相幫,秦軍的壓力就更大了。

“匈奴遠在大漠中,要想打探訊息可不容易。先前的訊息,有些不確。”李崇搖搖頭,有些無奈。

並非他不想盡力打探訊息,而是深入大漠打探訊息太難了。

“這事不怨你。”秦異人知道他盡力了,道:“沒什麼了不得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匈奴大舉南犯,也未必就是壞事。”

“沒錯。”李斯重重點頭,大為贊成這話,道:“若是大秦打敗匈奴,那麼,匈奴的損失就會更大,更難恢復元氣。”

秦國這次之所以北征,就在於,要想擊敗匈奴,為秦國掃滅六國爭取時間。匈奴敗得越慘,秦國爭取到的時間就越多,這反倒是好事。

當然,問題就要看秦軍有沒有那麼大的胃口,把匈奴幹掉了。

“我這就去趙九原,見見李牧。”秦異人決定聯合趙國,聯合李牧,共同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