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保證匈奴和東胡不會勾結?”秦異人衝贏煇一揚下巴,充滿挑釁的問道。

“……”贏煇張口結舌,無言以答,只有生悶氣的份。

“公子此言有理。謀國者,當謀萬全,不能存在僥倖之心。”範睢大聲附和:“匈奴與東胡或許不會勾結,也可能會勾結,為了萬全計,就得當作他們會勾結處置。”

範睢不愧是智士,一語切中要害。謀國者,不能有任何遺漏,哪怕是萬分之一都不行。

為了華夏的安危,絕對不能賭匈奴與東胡不會勾結。

“有理。”秦昭王點點雪白的頭顱,話峰一轉,道:“若是寡人即時出兵,掃滅列國,一統華夏。到那時。華夏之強,前所未有,即使匈奴與東胡勾結在一起,大秦何懼?”

“是呀。”司馬梗、蒙驁和桓齮他們大聲附和,認為秦昭王所言有理。

秦昭王的話當然是有道理的,只要中原一統,實力就會劇增,到那時何懼一個匈奴?就是匈奴、東胡、百越,這些周邊的異族全部與中原為敵。亦是不懼。

“君上,此言差也!”秦異人搖搖頭,就要出言反駁,只聽範睢開口道:“匈奴佔領燕地後,大秦還不可能一統華夏。”

“哦。”秦昭王有些想不明白了。眉頭一擰,道:“丞相何出此言?寡人即時發兵,要滅山東之地何難之有?只要大秦之軍一到,就能踏平山東之地。到那時,說不定匈奴還未進攻燕地呢。”

“不!君上誤也!”白起卻是大聲道:“君上可知,大秦要滅山東列國,費時幾多?”

“費時幾多?”秦昭王一心想一統華夏。他當然是想過這事的,道:“不過三五年吧。”

“不!”白起重重搖頭,道:“三五年間,大秦無論如何不能滅了山東列國。”

“你胡說。”秦昭王有些不悅了。道:“山東無力抗秦,三五年還滅不了?寡人就不信了。”

他是巴不得立時掃滅山東列國,他等不起,因為他來日無多。

“君上且聽臣細細算一筆帳。”白起卻是彷彿沒有聽見秦昭王的喝斥似的。扳著手指頭細算起來道:“大秦東進第一戰,必然是滅韓。這至少要半載時間。”

韓國雖小,畢竟還有那麼大的地方,秦國若能在半年會滅掉,已經非常不錯了。

要知道,這是戰國時代,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不要說攻城略地,就是韓國不抵擋,任由秦國去佔領,以秦軍的進軍速度,也要費時良多。更別說,韓國還會抵擋。而且,韓國都城新鄭,是韓國經營百年的老巢,城高垣厚,易守難攻。

“半載?”秦昭王緊抿著嘴唇,沒有說話了。以他之明智,他當然知道白起這是已經以最好的結果在算了。

“魏國雖是屢敗於大秦之手,丟土失地,然而,魏國都城大梁歷時百年經營,曾是天下間最大的城池,大梁風華曾為天下所重。此城極為堅固,很難攻克,能在一年之內滅魏,已是僥天之倖了。”白起扳著手指頭,接著算帳。

“一年半。”秦昭王輕語一聲,眉頭緊擰著。

“齊國,曾是一流戰國,更是太公舊地,得太公遺教,甚是了得。得漁鹽之利,齊之富甲於天下,就是大秦也是難以企及。雖然樂毅伐齊,齊國大損,亦是不容小視,沒有兩載時間,難以攻克。”白起沉聲道。

在當時,齊國還沒有那麼糜爛,君王后還在世,不容小視。能在兩年內滅掉齊國,已經是非常了得不的戰績了。

在歷史上,齊國很快就被秦國所滅,那是因為秦國的邦交成功,成功的迷惑了齊王建,還有後勝這個奸臣暗中相幫。更重要的是,明智的君王后已死,齊國無能人。如今,君王后還在,秦國的邦交還未成功的迷惑齊國。

如此一來,若秦國要滅齊,必有一戰,不會象歷史上那樣,幾乎是兵不血刃。

“三年半。”秦昭王的眉頭皺在一起了。

“楚國雖是屢次敗於大秦,卻是地域廣闊,可以一退再退,大秦要想滅楚,談何容易,必是有一番惡戰,能在三年內滅楚,已是僥天之倖了。”白起的話很是打擊人。

歷史上,秦國滅楚,費時最多,前前後後,差不多三年,還有一場大敗仗,這還是在楚國比起眼下更加糜爛的情況下。

眼下的楚國,雖然積弱,不是秦國的對手,然而,其實力不容小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楚國還沒有被春申君弄得國蔽民貧。

如此一來,秦國要滅楚,最為艱難,能在三年內完成,已經是非常非常了不得了。

“六年半!”秦昭王臉色很是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