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了深夜,贏柱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去。雖然秦異人還沒有完全放開身心接受他這個父親,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要他不歡喜都不成。
臨別之際,贏柱再三叮囑秦異人早點歇息,好在明日的冬日大朝會上好好露露臉。秦昭王親自宣諭,要秦異人明日參加冬日大朝會,那就是在給秦異人提供舞臺,要他好好露露臉,贏柱不會不明白這點。
華陽夫人沒有前來,她對秦異人很是不滿,要是來了,反倒成了怪事。
送走贏柱之後,秦異人他們各自歇息。
次日一大早,就被夏姬叫了起來。
今兒的夏姬眉毛根根向上翻,如同停著一隻只報喜鳥兒似的。整個人歡喜難言,走路都在飛。今兒是秦異人上朝的日子,還是秦異人平生頭一遭上朝的大日子,這本身就足以讓她歡喜上好一陣子了。
更別說,這還是冬日大朝會這樣隆重、盛大的大朝會。
最重要的一點是,秦昭王親口宣諭,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秦異人前途無量,要她不歡喜都不成。
夏姬早早就起來了,親手為秦異人做早點,這令秦異人萬分感動。心裡暖暖的。
有孃的感覺就是好!
用過早點,秦異人趕去朝殿。
朝會之所在王城裡。秦國王城在咸陽城北,一共分為六大區域:中央大殿與殿前廣場是朝會之地,正北靠近北阪的松林地帶為太廟所在地。西部為王室官署區,東部為國君理政區,西北地帶是王室作坊與倉儲區,東北地帶有一片佔地三百餘畝的園林為寢宮區,俗稱後宮。
冬日大朝會就在王宮的中央大殿舉行。中央大殿,是秦國的主要朝會之所,寬大、敞亮,足可容納數千人。
儘管這是秦國的中樞之地,很多影響深遠的國策都是在這裡做出,然而。中央大殿卻是質樸。沒有絲毫的奢華之風,與山東之地雕樑畫棟的朝殿截然不同。
秦人質樸、簡約,不尚奢華,這一風格貫徹到秦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無處不在。
秦異人剛進王宮。就被嚇了一大跳,好多的人,放眼一瞧,只見人頭攢動。到處都是趕來參與大朝會的官員。
這些官員相互見了面,只是點頭示意,或是拱手一禮,並沒有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說話。
依秦異人的印象,在山東之地,一遇到朝會,官員會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商議一些事,他們中有些是為了國事,有些是為了私利而拉幫結派。
秦國官員卻沒有聚在一起,這還真是讓人意外。
不僅沒有聚在一起,反而各自忙著事情,多為處理政務。要知道,秦國的官員很勤奮,他們之所以勤奮,在於秦國不能積壓政務,當天的事務就要當天處理,若是有所積壓,要被治罪。是以,秦國官員不得不勤奮,一有時間就要處理政務。
就是大朝會這種時節,也不能閒下來。
這些官員更有一奇,那就是他們風塵僕僕,一瞧便知,他們趕了很長的路,還沒有歇息好。在秦國做官,事務不能積壓,若有積壓,就要被治罪,是以,秦國的官員很累。
雖然累,卻是塌實,讓人心安理得,為何?因為秦法森嚴,誰也不敢違反秦法,不用看上官的臉色,不用“請客送禮”,只需要把事兒做好就成。做好了事兒,積夠了功,就可以升官,誰也擋不了你的升遷之路。
正是因為如此,山東計程車子明知在秦國做官很累,跟做牛做馬沒差別,卻是趨之若鶩,爭相入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秦國的官員十之三四來自山東,吏員十之六七來自山東。
冬日大朝會是必須參加的,因為這會接到秦昭王的訓示,為來年定調。唯有知道秦昭王的訓示,才能更好的做事。
不過,參加冬日大朝會,得把時間算好,不能過早的趕到咸陽,因為那會浪費時間。
象山東之地那般,趕到都城去享樂,這在秦國是不可能的,那會被治罪。是以,這些官員不得不把時間掐準。
“有如此勤奮之官員,秦能不一天下?”秦異人看在眼裡,大是感慨。
正如荀子所讚揚的那般,秦國與眾不同,具有一天下的潛質,荀子才做出了秦國將統一中國的預言,果然被他說中了。
秦異人一路走來,有官員看見他,只是點點頭,又接著做事去了,沒有一個人上前攀談。
秦異人是秦國的王孫,是天下第一名士,若是在山東之地,肯定是圍了一大群官員,人人忙著巴結。在秦國,秦異人只是得到點頭示意,還真是有些讓人想不到。
“見過公子。”就在這時,有人快步而來,衝秦異人見禮。
“蔡澤!”秦異人定睛一瞧,不是別人,正是早就入秦的蔡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