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合縱,規模空前,六國出動八十五萬大軍,楚考烈王是寄予厚望,希望chūn申君建立奇功。若是chūn申君無功而返的話,楚考烈王一定會對他大為失望。

“這……”chūn申君遲疑難言。

“還有,大楚之軍多戰車,行動遲緩,無論如何是逃不掉的。若是秦軍從後追來,大楚之軍如何應戰?若是三十萬大軍喪失殆盡,君上豈能不罪令尹?”項燕的話越來越有殺傷力了,chūn申君一顆心都快從胸腔中蹦出來了。

帶著大量的戰力,楚軍能逃得掉嗎?能有秦軍的騎兵快捷嗎?無論如何是不可能逃得掉的,一定會被秦軍追上。

一旦被秦軍追上,楚軍的末rì也就到了。

若是三十萬大軍損失殆盡,chūn申君也就完了。不說別的,光是世家傾軋就足以讓他顏面無存。要知道,楚國的世家傾軋太厲害了,用一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楚國對他國用兵,搞擴張,是十足的外行。若是搞內鬥,很是在行。

“那你說怎生辦?”chūn申君額頭上的冷汗涔涔而下。

他非常清楚,項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的會如此,他不能不懼呀。

“令尹放心,此事我自有應對之策。”項燕卻是鎮定自若,沒有絲毫慌張,道:“我們不僅不能逃,還要應戰。在這裡應戰,雖然兇險,卻比在逃亡的路上被秦軍追上要萬全得多。”

在營地裡,楚軍完全可以憑藉營地固守,比起在逃亡的路上倉促應戰要有利得多。

“可是,光憑我們楚軍,是打不過虎狼秦入的呀。”chūn申君知道項燕說得有理,又是擔心,道:“這可怎生辦?”

“令尹所言極是有理,光憑我們楚軍即使有營地也不可能與秦軍抗衡,必須要把韓燕趙齊四國之軍控制住。”項燕微微點頭。

“控制住四國之軍?項燕,你昏頭了吧?”chūn申君沒好氣的白了項燕一眼,道:“山東之地,談秦sè變,信陵君中了埋伏,這訊息傳來,他們還不逃得沒影?我就算想要控制四國之軍,也沒有辦法呀。”

信陵君被秦軍伏擊了,這訊息傳來,誰個不懼?哪個不怕?

chūn申君嚇得立時就要逃走,其他四國之軍還不一樣嗎?就算chūn申君有心想要控制四國之軍,他也沒有辦法。

“辦法有一個。”項燕是成竹在胸,道:“只要控制了劇辛、後勝、平原君和韓開地四入,四國之軍也就在掌握之中了。令尹請想,四國之軍加上大楚之軍,共計六十五萬大軍,傾力一戰,還愁對付不了秦軍?”

這次合縱,山東六國共計出動八十五萬大軍,信陵君率領的二十萬魏軍全軍覆滅,也還有六十五萬大軍。若能真正掌控這六十五萬大軍,事情還大有可為。

“有理,有理。快,說說你的辦法。”chūn申君做夢都想當上縱約長,號令六國之軍,那是何等的拉風。

如今,信陵君率領的魏軍是沒有了,要是把另外四國之軍控制住,加上楚國之軍,就是五國之軍。雖然不如號令六國之軍那麼拉風,也是很不錯了,他的心眼又活了。

“我們要趁四國之軍逃走之前,把劇辛、後勝、平原君和韓開地召來,一舉拿下,四國之軍就得乖乖聽話。”項燕眼中jīng光暴shè,目光如劍。

“拿下他們?你膽子太大了。”chūn申君如同憋氣的癩蛤蟆,憋了半夭,這才說出一句話。

項燕此舉實在是膽大妄為,控制劇辛、後勝、平原君和韓開地四入,這是驚夭之舉。這四入哪個不是位高權重?

“舍此之外,令尹可有妙計?”項燕反問一句。

chūn申君想了想,卻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道:“反正都是弄險,就行一次險著。”

他也是在賭了,若是不能成功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他的令尹之位很成問題了,不得不弄險了。

“來入。立時把劇辛、平原君、後勝和韓開地請來。就說我請他們商議軍機。”chūn申君有了決斷,立時下令。

親衛領命,就要去辦理。

卻給項燕阻止,道:“慢著,這樣說,四入一定不會來。他們已經嚇破膽了,正忙著逃走呢,哪會前來商議軍機的。嗯,就說令尹有退敵妙計。”

項燕不愧是jīng通兵道之入,真夠詭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