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是唯一一個在秦始皇滅國大戰中打敗秦軍的將領,因而成就了他的美名。//23文學網.本站無廣告無彈窗更新快全文字親,如果喜歡請多多分享給大家//然而,他的名聲在後世之所以那麼響亮,這和楚霸王有莫大的關係。可以這樣說,若他不是楚霸王的祖宗,他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名聲。

秦異人來到戰國時代,與之交手的牛人、神人很多,從未落於下風,這次遇到項燕,秦異人的鬥志被激起,準備與項燕好好鬥鬥。

“公子,圍三闕一是應付項燕毒計的良謀,你難道還有更好的謀劃?”桓齮瞪著一雙巨睛,打量著秦異人問道。

眼下這種情況,“圍三闕一”,開一道口子,放五國聯軍一條生路,然後在半道上邀擊,必然讓五國聯軍無必死之心,不會作困獸之鬥,這的的確確是一條非常不錯的謀劃。

儘管王陵、蒙驁、黃石公、尉繚他們對秦異人很有信心,很是佩服,此時也不太相信秦異人還有比這更好的謀劃。

“桓將軍的謀劃固然不錯,不過,一旦放開口子,五國之軍衝出營地,四散逃命,漫山漫野都是,我們就算要追殺,能追殺幾多?”秦異人反問一句。

的確是這樣,一旦放開口子,給五國聯軍一條生路,他們固然無必死之心,不會作困獸之鬥,卻是到處逃躥,秦軍再勇猛,也不可能把他們全殲了。

六十五萬五國聯軍,能殲滅四十萬就很不錯了。

“攻入五國聯軍營裡,倒是可以把五國之軍全殲,問題是他們會做困獸之鬥,他們會拼命,我們會死傷慘重啊。”王陵撫著額頭,很是苦惱。

這是一對矛盾,無論如何,都不能兩全。攻入營地裡嘛,固然能多殺傷五國之軍,就是傷亡太大;放開口子,留一條活路,不會有困獸之鬥,就是戰果不會太大。

既要傷亡小,還要戰果巨大,這種好事,太難了。即使以王陵之精明,也是沒有辦法可想。

“是呀。”不僅王陵沒轍,就是蒙驁、桓齮,還有明智的黃石公和尉繚也是束手無策。

這正應了一句俗語“既要馬兒好,還不給馬兒吃草”,秦異人這要求也太高了,難住了這麼多明智之士。

秦異人卻是信心十足,笑道:“我們只需要讓五國之軍窩裡反就成。”

“窩裡反?”王陵笑道:“公子這法子固然是好,可是費時太長呀。我們得與之對壘,等到五國生隙,然後再來進攻,這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五國之間並非鐵板一塊,要讓他們生隙,只需要等便是,這在以往的合縱中,秦國多次運用。不過,每當採取此策之時,秦軍都要依託函谷關固守。如今在中牟,卻沒有這種便利。別的不說,數十萬大軍的糧草就是一個天大的問題,很可能五國還未生隙,秦軍自己反倒堅持不住了,不得不退兵。

“不費時日,三五日便可。”秦異人的話太具有震憾力了。

“三五日?”王陵、蒙驁、桓齮三人的嘴巴張得老大,可以塞進幾隻鴨蛋,一臉的難以置信。

“這……不太可能吧?”對秦異人一向信服的黃石公和尉繚也是不信了。

不能怪他們,實在是秦異人這話太驚人了。

依照秦國與山東六國打交道的經驗,要讓五國生隙,一年半載是必須的。三五日就能讓五國生隙這種事兒,真的難以讓人相信,跟天方夜譚差不多。

“你們瞧瞧這車陣,便知究裡。”秦異人朝車陣一指,笑道:“按照以往的合縱來看,每當不利之時,六國便會各自逃走,誰也不管誰。而這次,不僅沒有逃,反而是五國聚在一起,準備與我們大戰一場,為何會如此?”

這問題問到點子上了,王陵、蒙驁、桓齮三人沉吟起來。

“無外乎四個字:威逼利誘!”黃石公一口道破,道:“依我所料,定是項燕定計,控制了劇辛、後勝、韓開地、平原君四人。”

“五國聯軍中除了項燕,沒甚象樣的人物,如此情形,必是出自他之手。”尉繚大聲附和。

王陵他們是將軍,率兵打仗沒問題,論到這種彎彎繞,他們就遠遠不如黃石公和尉繚了。

“沒錯。”秦異人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是以,我們接下來的事兒就方便多了,只需要從這四人中找一個能夠為我所用之人就成。”

“劇辛明智,他定當看得明白,項燕眼下的處置是最好的謀劃,他不太可能為我們所用。平原君膽小如鼠,更是懼我大秦之威,不會為我用。韓開地無智無識,更無膽,他亦不會為我所用。只剩下一個後勝了,然而此人身為國舅,很得齊王歡心,更是君王后的親弟弟,他對大秦無所求,這也不能為我們所用啊。”王陵沉吟了半天,仍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不!後勝可用!”秦異人卻是否決他的判斷。

“公子,後勝是齊王的親舅舅,再大大不過孃舅啊,以他的身份地位,他有所求,齊王必允,我們拿什麼來誘惑他?”蒙驁提出質疑。

親情是永恆的,孃舅是最為親近之人,很多人對孃舅是特別依賴。齊王建對後勝的依賴更是遠近聞名,天下皆知。後勝在齊國是要風得風,要雨有雨,他對秦國無所求,秦國拿不出誘惑他的籌碼,一切都是空談。

“不!後勝有所求,大有所求!”秦異人再度語出驚人,道:“掄材大典之後,我曾散合縱,與後勝見過面,深知此人心中所求。他所求者,不外齊國丞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