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吧。”田單揮手下令,道:“你們要記住,這一仗一定要勇猛前進,打得越好,大齊越是強盛。”

掌控的魏國土地城池越多,齊國在談判中得到的好處才會越多,眾將大喜,無不是精神大振,鬥志高昂。

在田單的率領下,二十萬齊軍越過魏齊邊境,攻入魏國境內。

XXXXXXXXXX

燕趙邊境。

燕軍營地,一座接一座,不知幾多。

燕國與趙國的關係一直很緊張,兩國時不時就會發生戰爭,燕國在兩國邊境上駐有重兵,燕國增兵,一點也不會引人注目。

中軍帳中,劇辛正在處理公務,神情專注。

作為一代名臣,與樂毅同時入燕的名士,劇辛一直殫精竭慮,為燕國盡心盡力。

更別說,這是他第一次成為上將軍,第一次**統兵,他建立奇功的機會到了,他鬥志昂揚,熱情高漲,一分熱情變成十二分,處理軍務極為認真。

“稟上將軍,邯鄲訊息。”就在這時,一個親衛快步進來,衝劇辛稟報。

“邯鄲可是破了?”劇辛抬起頭,眼中精光暴射,大是歡喜,道:“終於等到這訊息了。”

“上將軍,不是邯鄲破了,是秦軍敗退了。”親衛的回答讓劇辛大為詫異。

“什麼?秦軍敗了?邯鄲就那點兒人,就算趙人拼死抵抗,頂多是讓秦軍心有所忌,不能進攻罷了,怎會敗退?”劇辛明智之人,一語切中要害。

“是這樣的……”親衛忙把得到的訊息一說。

“砰!”劇辛右手重重砸在短案上,一雙眼睛瞪得滾圓,眼中精光暴射,喝道:“駭人聽聞!駭人聽聞!信陵君枉為賢公子,為了活命,無所不用其極,一國上將軍,說殺就殺了,古今未之聞也!”

信陵君擊殺晉鄙,強奪魏軍一事,太過驚人了,數千年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例。

上將軍,相當於後世的“兵馬大元帥”,一國柱石,豈是說殺便殺的?就算一國君主要殺這樣的重臣,也得再三掂量。信陵君不過一公子哥,把晉鄙說殺便殺了,真是駭人聽聞。

“不過,信陵君,你倒是做了一件好事。秦軍敗退,對大燕最是有利。”劇辛猛的站起來,大聲下令,道:“立即出兵,攻趙!”

“上將軍,此事不妥呀。”有將領立時反對,道:“趙國打勝了,我們此時攻趙,那是找不自在呀。”

“哪那麼多廢話!”劇辛冷哼一聲,道:“此時不攻趙,更待何時?只要佔領了大片的趙國土地城池,才能在接下來的合縱中得到最大的好處。你們都要記住,此戰務必勇猛精進,不得退縮!”

劇辛不愧是明智之士,他的看法與田單不謀而合。

XXXXXXXXX

邯鄲,趙國王宮,正在舉行一場酒宴。

趙孝成王,平原君、信陵君、魯仲連,還有趙國君臣、魏軍將領在座,獨獨不見廉頗。

信陵君恨廉頗,若是讓廉頗來參加這酒宴,那就是掃興,趙孝成王才不會讓廉頗參加。

儘管眼下的趙國異常艱難,這酒宴還是必須的,這是慶功宴嘛,對於好不容易勝利的趙孝成王來說,要不慶賀一番就不對了。

酒宴上推杯換盞,倒也熱鬧,氣氛不錯。

酒酣耳熱之際,魯仲連站起身,道:“大王,魯仲連有一事要說。”

“千里駒,請講。”趙孝成王忙道。

“大王,秦軍雖然敗退,元氣未傷,仍是心腹大患。再者,秦國必不罷休,會增兵。若是秦軍再度打來,邯鄲難保,大趙休也。”魯仲連沉聲道。

“是呀,是呀,寡人也為此憂慮。千里駒可有良謀?”趙孝成王歡喜之後,就在憂慮這事了。秦國幾時吃過敗仗?秦國豈能罷休?

“大王,應當趁此良機合縱,山東之地必然聯兵。”魯仲連聲調轉高,有些尖細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