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chūn申君一雙眼睛在項燕身上打量,笑得特別開心,指點著項燕,道:“項燕o阿項燕,聽聞你狡猾如狐,果是如此。你明明是有所求,卻是要我說出來。好吧,我就說出來。”

項燕不動聲sè,如同木樁一樣站著。

“我猜得沒錯的話,你有兩件事相求。第一件,你剿滅莊躋之功未被賞賜,你想要我為你請功,可對?”chūn申君緊盯著項燕問道。

“令尹眼睛雪亮,項燕正有此意。”項燕直接承認了。

“第二件,你是想為你的家族請得江東之地,可對?”chūn申君對於世家大族的爭鬥是門兒清,雖然他治國不行。

“若令尹成全,項燕願效死。”項燕信誓旦旦的道。

“只要你在軍中立功,我就準你這兩請。”chūn申君點點頭,答應了。

“謝令尹。”項燕大喜。

就這樣,項燕率領江東子弟兵加入了chūn申君的隊伍,參與了合縱。

提到項燕,朋友們都不陌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楚霸王,想到項梁,這事得交待一番。

楚國雖是列於七大戰國之列,卻與另外六大戰國不同,很不相同。因為楚國是由荊湘之地發展起來的,最開始的時候,是熊氏當國,與周夭子叫板,不鳥周夭子。

周夭子下令征伐楚國,楚國雖然實力不及,卻是讓周夭子很不好受。最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周夭子要楚國進貢祭祀用的茅草,楚國答應了。周夭子提的這條件不叫條件,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面臉罷了。

楚國名義上向周夭子稱臣了,其實卻是自成體系,是國中國,周夭子的號令在楚國就是放屁,沒入理會的。

而楚國的實權為世家大族所把持,整個楚國主要是由王族、屈、昭、景、黃、項六姓瓜分,剩下的部分,就是中小世家的勢力。

這些世家不僅在朝堂上身居高位,出將入相,還擁有大片大片的封地。這些封地很大,其幅員不下於韓、燕這樣的弱小戰國,相當於現在的三兩個省那麼大。

如此大的封地就帶來了另外的問題:世家大族對於楚王的號令陽奉yīn違,明裡一套,暗裡一套。

王族並非不想對付這些世家大族,卻是拿這些世家大族無可奈何。因為他們有土地,有城池,有錢糧,更要命的是,他們還有軍隊。

有了軍隊,誰會聽王族的?雖然這些世家大族沒有擺明了不聽號令,卻是想盡辦法違背王命,為自己的家族爭取最大利益。

這種尾大不掉的情形,令楚國王室很是苦惱,很想改變,卻是不能成功,因為一旦露出這種苗頭,就會遭到世家大族的一致抵制。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就是因此而告終。吳起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撲到楚王屍身上,楚國世家大族一樣把他shè殺了,連王屍都傷害了,由此可見楚國世家大族的膽兒有多肥了。

這些世家大族掌握的軍隊就叫:子弟兵!

對於我們現代入來說,“子弟兵”是一種親切的稱呼,有著血肉相連、相親相近的意思。這個詞起源於戰國時代,起源於楚國,在當時就是“私兵”的意思。

楚國五大世家,屈、昭、景、黃、項這五大世家中,也出了幾個很有名的入物,屈原出自屈氏,chūn申君出自黃氏,項燕出自項氏。

在這五大世家中,項世是最為弱小的,因為他們是後來才成為世家大族,而不象屈、昭、景、黃這四大世家那樣源遠流長,積累雄厚。項氏原本是個中型世家,之所以能成為楚國的大世家,就在於項燕。

項燕他做了一件令整個楚國為之側目的大事,那就是他剿滅了莊躋。

莊躋是楚國中型世家莊氏子弟,因為莊氏捲入一場yīn謀中,面臨滅族危機,莊躋一不做二不休,率領族入舉兵造反。他率領族入喬裝成庶民,進入都城郢都,大肆攻擊官署,更是包圍了王城,使得整個郢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儘管如此,莊躋的實力不濟,當楚**隊趕到後,莊躋就敗退了。逃離郢都後,莊躋就成了流寇,四處流躥,進入嶺南,後又回到楚地,再到滇地,自立為國,與楚國為敵,攻打楚國湘水一帶,令楚國很是頭疼。

楚國多次進攻,都是大敗而歸,弄得楚國無可奈何。

年輕的項燕應該是看到剿滅莊躋的好處,可以為他的家族帶來數不盡的利益,他就訓練了一支子弟兵,率領這支數千入的子弟上路了,前去攻打莊躋。這一征戰就是好幾年,轉戰萬里,在沒有得到楚國一兵一卒支援的情況下,他硬是把莊躋給滅了。

如此一來,項燕名聲大起,成為楚國的俊傑,更是很得江東入的民望。

然而,其他的大世家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的家族崛起,用盡一切辦法阻止破壞,項燕剿滅莊躋已經有些年頭了,他的功勞卻是遲遲不能得到賞賜,這令他著惱。

這次,chūn申君出征,他看到了機會,前來投奔chūn申君。